立春作文800字小学
语言是作文表达的基础,有力的语言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表达。立春作文800字小学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立春作文800字小学,供大家参考。
立春作文800字小学篇1
“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四季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这首农事歌说的就是立春。立春是春天的“报信者”,是让农民伯伯勤劳耕作的“喜鹊”。
立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从天文学上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时间。中国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而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元旦”。立春表示春天刚开始,春姑娘在人间迈出了第一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周而复始的一年四季开始了新的循环。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农民伯伯又要开始春耕,为夺取新一年的丰收而忙碌。
春天是令人向往的,它象征着鸟语花香和耕耘播种。立春是春天的使者,立春到了,神奇而美妙、欢快而蓬勃的春之交响曲便开始了它的序曲。在这一个奇妙的时刻,它给了万物一种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这无情的野火怎样焚烧着花草,只待春风一吹,花草便再次从肥沃的土地中拔地而出,更加翠绿,更加芬芳。
从这天起,人们仿佛开始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着探出小脑袋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
山开始明亮起来,笼罩在山中的朦朦胧胧的雾气渐渐消散了,在山坡残雪的映衬下,山岩和树丛清晰可辨,混蓝的山影干净极了。远山淡蓝,似乎是春姑娘用画笔随手一勾,不舍得用力。
树木还是静悄悄地沉睡着。可是,徘徊萦绕在林间的薄雾渐渐消融了,如同一团一团墨似的树林焕发了生机,开始明亮起来。无数柔软的柳枝,微微发黄,像是染上了阳光的颜色。桃树嫩嫩的枝条竟然开始发红,如果等到桃花盛开,那是何等的灿烂。
冬去春来,不仅是天地之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珍惜这大好春光,珍惜我们的青春年少!
立春作文800字小学篇2
霜冻蒸融,霰雪无踪。二十四节气之魁首,立春,偕万物生机如约而至。
四明狂客之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早已深谙的名句,却也正是立春最好的代言。
立春,象征着如霁的春雨要手绘“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致;浅翠之芽暗暗萌动,欲应和那“春到人间草木知”的感慨;疏柳曳枝小憩,“拂堤杨柳醉春烟”仿佛亘古未易;成群归燕高翱于穹宇,自南往北徙,大燕垒巢时,却不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此节气可追溯至秦代,故一直沿用至今,竟已超两千载。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掌天下时,他索性将立春定为了春节。而如今,只有每一百年,才会出现三次立春和除夕同日了——是近代,才由袁世凯定的。
立春的习俗古今大有不同。古代有一官职,称“春吏”,专于立春前日挨家挨户地报春,而后,迎句芒神,打牛,地戏等活动便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展开了。
而今的庆贺方式似乎没有那么多样了,但不代表人们不在意。
“民以食为天”,没有收成,便没有粮食了。
当年严党提议改稻为桑,得嘉靖肯首,这导致无数百姓干脆反了——因为缺粮运来的补给,都被贪官剥削的所剩无几。可见粮食的无比重要。
故千年来都保留着立春祈灵求丰厚的习俗。习俗除了活动外,自然不缺饮食。
如我们南方之人,会在立春吃春卷,取该年一帆风顺之意。甚至会走亲访友,相赠“春盘”——里头放些蔬果,也算是传达美好的祝愿。
虽在活动、饮食等等方面的习俗各地皆异,但这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脉脉相承的传统,并不会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而逐渐对这些习俗淡忘。更准确的,应该说是——不能淡忘。
若把中国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我们便是不断使其增高且华丽的建设者。但是对于一座建筑物而言,粉饰是必要的,可地基是最重要的。
我们中国的地基是甚么?千年沉淀的深邃。也就是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传统习俗!
因此,我们要去传承这些习俗。
但也不是全盘接受,我们要摒弃荒谬的,迷信的,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习俗。并且融入现代的元素,让古老的传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紧随时代的步伐。
立春来了,春也不远了。所谓“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光无限好,可时光更迭如箭,故当牢牢把握当下,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