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残缺的作文
好作文通常有创意和个性,能够展现出作者的独特思考和见解,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和框架,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写有关残缺的作文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有关残缺的作文下载,供大家参考。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1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人生的大河上若是没有波澜,又怎会绚烂多彩?有的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当人们经过断臂维纳斯的雕像时,总会驻足停留,被它的美所震撼。但更多的人却看着那空空如也的地方思索着,那里有一双怎样的手呢?是细腻的,还是粗糙的;是纤细的还是丰腴的?如果没有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也不就可能像现在一样出名,正是残缺而成就了她这令人遐想的美丽。
她,从一岁起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缺少有人经历过,她的痛苦也几乎没有人可以想象。她生活在黑暗和寂静之中,看不见一点光明,听不见一丝声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坠落。她将她的残缺转化为前进的勇气,她不仅学会了说话写字,甚至还能精通五种语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出现,世人因她而震惊,也被她惊人的毅力所感动,是残缺成就了她语言和文学上的美丽。
二十岁,本是人青春正盛,潇洒自如之时,他考入牛津大学,本该像他的同学一样风华正茂,但疾病却夺走了他的一切。患有肌肉萎缩的他余生只能禁锢在轮椅上,但他也并不曾想过放弃,虽然他的身子不能动但他的思想已飞出了太阳系,进入了宇宙中。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断出了黑洞大爆炸。物理学巨作《时间简史》使他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他获得了物理学界的无上荣耀,是残缺成就了他的物理学上的成就。
维纳斯失去了双臂,因此她会名流千古,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因此她的成就惊叹世人,霍金瘫痪,因此世人对他的成就万分感叹,因此,我想对那些有缺陷的人说,不要害怕,勇往直前,你们的残缺,正是你们最美丽的!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2
花儿绽放,是花心破碎的美丽;昙花一现,是昙花生命的美丽;流星划破长空,是流星跌向大地的美丽。
——题记
自古至今,花开花落,人去人来,多少年,波涛依旧。我虽非智者,也非仁者,但我爱山水之间的美丽,那种残缺不全、雄浑浩荡的美丽山水。
我爱大山的巍峨壮阔,也爱小巧玲珑的险峻山丘。我爱云横雨打的秦岭,也爱阴阳割昏晓的岱宗。我爱,我爱那雄壮澎湃的长江,爱那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但我却更喜欢那残破古老的西山。
西山,柳宗元在此写过宴游记,赞扬他卓尔不群、傲然挺立。然而,此后西山经历了磨难,现在残破难睹。在它高大伟岸的身躯上炮痕累累,残破不堪,但它凝聚了无限的魅力。
我爱水,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窥日星隐耀浊渡排空,此有何等闲适也。
黄河也,历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饱尝艰辛和磨难,水中有大量泥沙,依旧奔腾如故,那种残缺令人伤痛,却更让人感到庄严。遥想当年,黄河清澈见底,水尤清洌,如今的黄河,不仅无利于人民,反而洪水泛滥,使人民遭殃,实乃中华人民族之悲也,然而黄河哺育了华夏先祖,残缺的美丽,如断臂的维纳斯,如天然的红宝石,闪烁在中国大地上,虽危机四伏,却意义深远,象征一个奔腾前进的中华民族,我将一叶轻舟,荡尽黄河水。
山水之乐,难以言谈,残缺的完美,完美的残缺,我依旧等待着,流星划破长空的完美……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3
花开,是美丽的,花落,亦是美丽的。月圆,是美丽的,月残,亦是美丽的。
大千世界,亦有残缺,却亦不失欣赏者,瞧,那动态唯态唯美的落叶被人称之为艺术;断臂的维纳斯被视为艺术瑰宝;比萨斜塔的倾斜残缺亦造就了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些零零乱乱、参差不齐的感觉不也很美吗?
看那被英法联军洗劫的圆明园虽然残缺,但这也是我国不可抹杀的屈辱过去,即使有着淡淡的疼痛美,但它也时时提醒着我们——不忘国耻,奋发向上。
再看那曹雪芹笔下的名著《红楼梦》,如果结局是美好的,怎么会千古流传?怎么不被时态所淘汰?怎么被人们日日所话?
虽说这些事物有着许多的遗憾,就像被虫蛀过却依然翠绿的树叶,是不是比完整得无可挑剔的花果来得更实在,美丽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有一项超人之处,上天可能会给你相应的残缺。贝多芬虽身处黑暗,却依然有着顽强、拼搏的心灵,张海迪下身瘫痪,并也未哀叹,而是发奋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人生更灿烂,而这些也都是美丽的。
现在,让我们放下心来,沉淀一下自己,想想,世界中还有许多人和事,他们身上都有许多残缺,但他们所散发的美丽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不暇之处,而恰恰因为这些残缺,不暇,使他们更美丽,更为人所吸引。所以说完美远没有我们口中所说的那样隐秘,只是,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品尝——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4
谁都喜欢完美的东西,讨厌残缺的东西,但大家也都清楚真正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不过即使这样,大多数人还是在追求着那份完美,殊不知其实残缺在某些时候也是有它独特的力量的,残缺与完美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完美,什么又是残缺。
完美就是在每一个方面都达到了最好,可以满足所有的要求,完全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残缺与之相反,便是在某一甚至是多个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缺陷,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说残缺与完美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完美固然是好的,但完美的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了改进的空间,没有了进步的余地;与之相反,残缺虽不够好,但却有着不断变好的无限可能。如果鸡蛋为了保持自己完美的外壳不愿破裂,不愿变的残缺,那么新的生命便永远不可能出现,而那完美的鸡蛋最终椰汁会落得腐败变臭的下场。同样,完美的事物无法从别的事物上学习,也就缺少了与外界的沟通,自然会少了活力与快乐。
怎样对待残缺与完美。
首先,要接受残缺,对自己也是对别人。人无完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绝对的完美都是不存在的。自己的残缺要学会接受,没必要自己为难自己,而对于他人的残缺就更要学会包容。就如托马斯·曼说的那样:“不要为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个人。”其次,没必要对完美过于执著。完美虽好,但却像太虚幻境一样难以到达。适度追求完美是上进与认真的表现,但若过于执着,便是偏执了,只是在追求一个不可能的结果而给自己徒增痛苦。不断变完美的过程甚至比完美本身更加重要。最后,要不断改善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向他人学习无疑是变得更好的一种简单办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是执著于完美,而仅仅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不是忙着追逐,而是慢下来环顾四周,体会这之中的别样快乐。即使最后仍存在许多残缺,仍不完美,又有什么关系呢?
换一种角度,有时残缺并不是坏事,它和完美一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接受残缺,趋向完美。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5
当清风将春天吹远,当蝉鸣叫醒夏天,脚步声在被晒得滚烫的柏油路上一深一浅时,我就知道,那个瘸了一只腿的乡下老奶奶又该来了。
夏天,最让我期待的不只是暑假,还有那个为我送来一满箱冰淇淋的亲切的老奶奶。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她还带了她的孙女。年纪和我相仿,穿着一条很漂亮的粉色公主裙,头上还带了一个嵌了钻的小皇冠。我很喜欢她这一身装饰,这可能是每个小女孩都希望拥有的穿着吧!相反,那个老奶奶则衣着朴素而干净,浑身上下可以用黯然无光来形容。她那张和蔼的脸,让我见了一次面便铭记于心。她说她的孙女在城里学跳舞,得了各种各样的奖,满脸都写着骄傲。
第二次见她是我读小学三年级了。她来我家串门,汗水浸透了背脊,她一直在喘气,像跑了一场马拉松,但手中的那箱冰淇淋却紧紧地拥在怀里,感觉那对她很重要。她将那箱冰淇淋递给了我,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说:“我是从乡里走过来接我孙女的,在路上我想着你应该喜欢吃冰淇淋,也就给你买了些,不要嫌便宜,是奶奶的一点心意。”我开心地笑了,看着她劳累的样子,我便提议要和她一起去接她的孙女,她欣然接受了。到了那,我便坐上了一个板凳,静等着她和她的孙女出来。突然,我看见她的孙女甩开了她准备牵手的手,说:“你下次不要来接我了,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我已经让爸爸妈妈来接送我了。”说完,她的孙女便坐上了她父母的车,走了。
我看着落魄的她,跑了过去,她没说话,只是看起来很悲伤。在我和她一起往回走的时候,她说了很多话,听的出她很爱她自己的孙女,也可见她孙女并未理解这份爱。她说她在和孙女一起时,通常会压低脚步,让自己显得像个正常人,也会很在意他们的感受,家务活由她来承包,也尽量不让自己生病。说着说着,她的泪便不住的涌了出来。
不完整为了完整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她哭的样子像个受尽了委屈的小孩,把长年压抑在心中的自己释放了出来。从此以后,她每年夏天都会来城里送我一箱冰淇淋,这一送,就是五年。
最后一次见她,是一个晴朗的夏天。我和她一起去放风筝,我欢愉的跑着,她笑着坐在草坪上看着,我累的气喘吁吁,但心中无比轻盈。
又是一年夏天,蝉鸣如期而至,只是我期待的那个老奶奶“失约”了。我的生活好像缺失了什么,又好像一切都没变,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她那渴望被珍惜的完整的爱。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6
世人皆知圆满,喜爱100分的无憾,喜爱一轮圆月的美好,喜爱鲜花盛开的绚烂……圆满无缺无疑是一种美的存在,然而我更喜爱残缺之美的独到之处。
残缺之美促人奋进。
有一位心灵手巧的玉匠,他所雕刻出的玉器光滑圆润,栩栩如生。玉在他手中似乎具有灵性,尽展玲珑剔透,成为上乘之品。然而每次他将作品交与师父鉴评时,师父只给他打99分,无一例外,这使他非常疑惑。当他完成一件令他相当满意,几乎为之骄傲的玉雕时,他的师父依然神色淡然地给了他99分。他难以接受,问其原因。师父说:“没有完美的作品,也没有无需进步的人。”此人恍然大悟,从此戒骄戒躁,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家。99分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缺憾,然而那更是一种奋进的力量,催他不断前行,最终实现超越。
残缺之美使人乐观。
明月东升,月光皎皎,照着古往今来在夜色中怅惘的人儿。有“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常建,有“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张继……他们无不对月诉说离别之愁,不遇之哀,落第之悲。然而他们不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悲伤之时,我们应该怀一份乐观的心境,不幸总会过去,欢乐总会到来。正如月缺之后总会月圆。在残月下,我们何不以一种乐观的心境,把酒迎风,对月吟唱,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残缺之美诠释奉献。
世人盛赞阳春之美,因为芬芳满园,生机盎然。当暮春时节落红满地,百花凋零时,文人墨客无不为这残败之景而伤感。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残花失去了昔日的绚烂,但她默默地融入泥土之中,孕育着来年更美的花朵。残花之美,在于她的奉献。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才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有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巴尔扎克的缺口杯子使他不断奋进,文坛留名;沉香树的缺口使他流出汁液凝结精华,实现价值。正是因为残缺,他们的生命才留下不一般的轨迹,描绘出不一样的色彩,实现不寻常的价值。
残缺之美,让生命绽放光华。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7
夜空中盛放的烟花虽然璀璨夺目,但它只有一瞬间便消逝;比萨斜塔尽管不能直立于大地之上,但它却给人另一种美感。完美与残缺从来不是彼此独立存在的,却共同促使我们的心灵达到更和谐的境地。
完美与残缺相互联结,残缺往往是完美的另一种诠释。
人们常在中秋夜晚对月遥思异地的亲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缺人不在,这都是残缺之景,但那皎洁的月色,真挚的情意不也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思念图了么?这何尝不是一种情景两全的完美啊!看似残缺的事物,往往凭借它的残缺,为完美更添上了一层独特的内涵。它衬托了完美,升华了完美,使其更趋向于精神的完美。正如霍金残缺的身体,更显其精神、心灵的智慧光辉和完美。从某种程度上说,残缺是完美的一部分,它让完美更加熠熠闪光。
完美所带来的不一定全是美满和幸福,正如同残缺也不完全带来不幸和痛苦。
长城巍峨而壮丽,宛如一条巨龙,盘徊与华夏大地,可谓完美无缺。但它的建造却是耗尽了千万人的鲜血、劳动甚而是生命。这样的完美,也太过于沉重了。陶潜虽然仕途不顺,但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却是另一番的情趣雅致。完美的最终结局,有时会让人失望,进而放弃完美,重新找寻残缺,并以此发现另一种美。我们的人生常常也暗含着这个道理,追逐了一生的名耀荣光,到头来却发现恬淡的生活、沿途的风景才是真。因此说,我们不能只崇尚完美而忽视残缺,我们为了残缺的改善而不断努力,寻求超越时,恰恰收获了真实和喜悦。
让完美与残缺和谐存在,共同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心灵的道路。
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将残缺与完美融合得淋漓尽致,我们也应该将它们作为人生之舟的两只船桨、共同协作,时刻用完美与残缺提醒自己,驶向成功的彼岸,获得心灵的富足。既是制约又是合作,它们会不时提醒我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的一切。既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又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让完美和残缺蕴于人生之中,不要苛求完美,要在残缺之中寻找美,一种全新的美。
完美与残缺如同钥匙和锁,无法单独存在。它们相互偎依,相互联结。我们不能为了完美而忽视残缺,因为残缺赋于完美以新的生命活力,引导着不同的结果。寻求两者统一,带来全新和谐。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之美沁人心脾,这种心理正来源于月的残缺,月若无缺,何来世人对圆的期盼,对月的构想?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我们为何不保留这份残缺,成就另一种独特的美呢?
平静的湖面旁有崎峻的山峰,要是再添一点绿,就更竣秀了呢;照片中一望无际的蓝天中间飘着一朵洁白的云彩,要是去掉那朵云,就更美了呢。殊不知那山峰加了绿便无严峻之感,那画布光滑无瑕,便无真实之味,那万里无云的蓝天,便无生动灵秀之美。
西施因弱柳扶风而尽显娇媚婉转之态,杨玉环因体态丰腴而尽增雍容典雅之韵,赵飞燕因形貌婀娜而尽添轻盈迷人之姿,梅艳芳因早年香消玉损而芳华绝代,维纳斯因断臂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全世界观赏者为之倾倒。
原来,残缺也是一种美。
某事仍未完成的时候,人们会把它做出千万种设想,一种比一种更美好,一种比一种更具体更完善。而当结果或事实在世人面前展露无遗时,众人的设想被赤裸裸击碎。譬如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其结局无人知晓,本是残缺之体,却引出后世无数痴人说红楼,论红楼,续红楼,万古流芳。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看似给了《红楼梦》最终的归宿,实际上却挤压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这是完成,也是毁灭。再如川端康成功地摘取诺贝尔奖后“发现在文学顶风最高处放眼望去,却是一片不毛之地,”自杀身亡,他一生的最高峰便止于此,曾经的幻想最终破灭,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不再是最初的一切。
难道,只有十全十美,才算是美吗?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让一切都变得有可能,让人们将理想变为行动,超越自己超越现实。其实,许多事是没有终点的,例如人类的文明,生物的进化,科学的进步等,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完成了的、正在完成的、又或是即将开始的里程碑。它就像是一道屏风,遮住了背后的不确定与结局,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想象,放手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寻。
美,是没有终点的,是存在于追寻的过程中的。
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关残缺的作文篇9
今年放假,我们一家去王城公园玩。刚刚走入园内,我便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窃窃私语。放眼瞧去,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画画。此时他的周围已经围了好多人,可他手中的画笔却并未因环境的嘈杂影响而停下,依然在那里挥洒自如。出于好奇心,我也仔细观察着那名男子。
刹那间,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原来这名中年男子与常人不太一样——他的左胳膊残疾,只有二十厘米左右那么长,可这位中年男子也似乎一点儿不因他的左手手臂而自卑,反而把手臂在烈日下袒露着,仿佛这只残缺的左手是他的骄傲。我不禁为这位男子的潇洒而感到震惊。
“如果你的左手不残疾,那画得岂不是更好看了!是不?”一位年轻男子一脸不恭地说。中年男子听闻此话,先是一愣,随即灿然地笑了,接着淡淡地说:“这只残疾的左手,让我失去了好多,但它却让我学会了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厄运,久而久之,也便成了我更加努力向上的动力源头,也因此让我明白了‘残缺也是一种美’。我应该感谢这只残缺的左手,而不是怨恨它。”
中年男子的话语使人们震撼不已,个个竖起大拇指。而中年男子只是腼腆地笑笑,便又低下头去,认真作画。
再回头时,只见那名不怀好意的提问者,满脸通红,一脸窘相,那样子仿佛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让自己钻进去似的。“唉,这不是那位好事的年轻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这真是咎由自取,谁让你说那样难听的话呢!”这时,那位年轻男子似乎做了好大的决定——他先是走到中年男子面前,满脸愧色地低下头,说:“对不起!”“你说什么?听不见!”人群中一个洪亮的声音大声喊道,四下阵阵愤懑声响起。
“对不起,请您原谅我的冒犯。”“没关系,我都习惯了。”中年男子平静地说道。“谢谢,我先走了。”年轻男子说完,飞一般地“走”了。“哈哈--”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笑声。
原来,残缺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