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重阳节创意征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作文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历。优秀的重阳节创意征文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重阳节创意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创意征文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1

金秋送爽,花果飘香。今天我们满怀欢喜的心情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前辈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村的宝贵财富。忆往日,您们呕心沥血,用辛勤的汗水为村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人生的赞歌。看今朝,村的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您们虽然老了,但你们仍然发挥各自优势,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您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下一代学习的榜样。

“最美莫过夕阳红”。衷心地希望老年同志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为。并祝愿老年同志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在祥和、和谐的氛围中,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这篇三年级重阳节作文包含了我们对老人的关爱,以及对他们深深地挂念。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爸爸妈妈特别重视这敬老的节日。我们挑选了奶奶喜欢吃的榨面、水果等等,前去看望她。奶奶一见到我们,满脸的皱纹像秋日里的菊花灿烂得舒展开来,她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几天不见,又长高了不少。”也许在老人的眼里,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吧!

“奶奶,今天是重阳节,我要为你量血压。”我一见到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对她说。奶奶笑眯眯地捋起衣袖,我小心翼翼地把臂带绕到奶奶的胳膊上,留出约两个手指的空隙,然后把臂带粘住。我按下血压器的“开始”键,听到“哔”的声音后,就开始捏压力球。奶奶说“紧了紧了”,当听到“嘀”的一声时,我才停止捏压力球。电子显示屏神奇得显示出一串数字:129、81、62。“奶奶,这次你的血压很正常,上压129,下压81,心跳62。”我用刚懂得的医学知识对奶奶解说着,奶奶乐呵呵地说:“我的孙子可真厉害,连血压都会量了。”听了奶奶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更来劲了!“奶奶,我要为你捶背,咱们到太阳底下去吧”奶奶配合地坐在太阳底下,我拿起小拳头捶了几下,问奶奶轻点还是重点,奶奶惬意地说:“这样就很舒服了,”于是我用小拳头左捶捶,右捶捶,捶到东,捶到西,把奶奶的背都捶了个遍,,虽然奶奶多次让我不用捶了,而我却执意不肯。能在奶奶渐渐佝偻的背上轻轻捶击,能捶出奶奶陶醉的笑容,不正是我的快乐吗?

捶完背,我又为奶奶剪手指甲:尽管奶奶说她自己昨天刚剪过,但由于她眼睛有白内障看不清楚,指甲剪得很毛糙。于是,我用剪刀仔细地把不平的指甲修整了一遍。奶奶满意地说:“嗯,好多了,不扎手啦!”奶奶的指甲又厚又硬,有几处我得费好大力气才能剪平。看着奶奶凸显着青筋的粗糙大手,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奶奶干农活,操劳家务的情景,浮现出儿时她背着我逗玩时的情景……我凝视着奶奶,轻轻地告诉自己:“以后要经常为奶奶捶背,剪指甲。”

今年的重阳节真难忘,我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奶奶送去了一片孝心,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快乐。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3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4

年年都有重阳节,今天又是重阳节。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我也给奶奶送上了最真诚,最温馨的祝福;在这充满慈爱的节日里,我也给奶奶送上了最动听,最有意义的故事;在这充满幸福的节日里,我也给奶奶送上了最精致最可爱的贺卡……

我的祝福虽然不怎麽新颖,但是却充满了我的一片敬老之心。“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与天齐……重阳节快乐!”这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我的一份情意,我要对奶奶说的话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奶奶重阳节快乐!

我的故事虽然很短,但却非常动人。我的故事是“茅屋里的三块银圆”。这是一个关于红军的故事。奶奶边听边说好,我知道,这个字里面包含着赞美之意。这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我相信奶奶也会喜欢的。

我的贺卡小巧玲珑,精致美丽。我的贺卡是一个红红的苹果,苹果里面有图有话。有我和奶奶的照片、有祝福语等等。

我虽不会烧菜做饭,但我要把最香的菜送给奶奶;我虽不会作曲,但我要把心中最美的音符送给奶奶;我虽然不会跳舞,但我要把最优美的动作表演给奶奶看。我是一株小草,我要把哺育我成长,给予我营养的大树送上最动听的语言。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5

重阳节快到了,老师说要送一份礼物给爷爷奶奶。我不知送什么才好。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你奶奶洗衣服太劳累了,家里的大洗衣机又不舍得用,说浪费水和电。我们买一个小洗衣机给她吧。”我连声说好。

接着妈妈从网上找小洗衣机,找了半天总算是找到了。那里有两种颜色,我选了一个紫色的。妈妈付了钱说:“这个洗衣机要一百五,我从你零花钱中拿走五十元。”天哪!这可是我五个月的零花钱哪!我想。但是因为这是送给奶奶的节日礼物,所以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洗衣机三天后就到了。当时妈妈拿回来的只是包好的箱子。等吃过晚饭,我就等不及了,小声地对妈妈说:“我想把礼物送给奶奶。”妈妈答应了。于是我把奶奶拉到箱子旁神秘地说:“奶奶,您看好了,我有一件法宝要给您看!”我剪开箱子,看到奶奶一副吃惊的样子,我得意地说:“怎么样?喜欢吗?这可是我五个月的零花钱加妈妈的一百元钱买的呢。”这时,奶奶一把抱住了我说:“我的乖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会为我着想了。奶奶真是太高兴了!”我的脸上也不禁乐开了花。

祝天下所有的爷爷奶奶们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6

太阳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慢慢地坠下山去了,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红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着老师让我们开展的感恩活动。此刻,老师教导我们的话语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要孝敬长辈,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对呀!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想着爷爷那沧桑的面容,斑白的双鬓,这是无情岁月残留下来的痕迹呀!平时,爷爷是那么爱我,一直把我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为爷爷做过一件事,我是不是应该感恩爷爷,回报爷爷,孝顺爷爷呢?对了,爷爷每晚都有边喝茶边看报的习惯,我若是给爷爷泡一杯茶,爷爷该多么开心呀!

晚饭过后,爷爷仍像往常那样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连忙跑进厨房,烧了一壶开水,又取出一个茶杯,放入爷爷最爱的大红袍,再用开水冲泡。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好香呀,难怪爷爷这么喜欢喝大红袍!我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来到爷爷身边,恭恭敬敬地说:“爷爷,请您喝茶吧!”爷爷抬起头,很惊异地看着我:“孙女儿给我泡茶啦!”我笑着说:“是的,爷爷,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话,这茶就凉了!”爷爷忙放下报纸,接过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边,眯起双眼,深吸了一口气:“真香呀!真香……”爷爷轻轻地抿了一口,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好茶!好茶!”说着,爷爷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开眼笑地说:“今天,太阳打从西边出来啦!孙女儿给我泡茶楼!”“哎呀,爷爷,您平时那么疼爱我,我却没有为您做过一件事今天是重阳节,我正想借今天这个机会来孝敬您!”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

窗外,风轻轻摇动树枝,叶儿轻轻呢喃,在风中优美的舞蹈,沙沙沙,仿佛一串爱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谐,最美妙的华章……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7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民间又说“久久长寿”,重阳节便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节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迎来重阳节,别有一番感受。

说到老人,不禁想起明代冯梦龙的趣说:诸物都是先白后黑,唯有髭须却是先黑后白。其实,古人不乏颂扬“皓首”的吟咏,很大程度上也是今日老人的写照。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这是张籍对白头老人的歌颂。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已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袁隆平院士去年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亩产达926.6公斤,他豪言10年内冲击1000公斤。80多岁的他不认为自己年老,常说:“我的心态永远年轻!”老有所为,不仅是事业需要,更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这是杜甫对白头老人的慰勉。杨善洲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人们赞扬他是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他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去世前无偿交给国家。对党员干部来说,不管黑发白发、在任退休,为人民服务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对白头老人的赞美。白芳礼老人74岁时召集家庭会议,宣布把5000元积蓄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还要回天津蹬三轮挣钱,让更多的穷孩子上学。自此他支教18年,将挣来的35万元钱全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在我们身边,像白芳礼这样热心公益、默默奉献的老人不乏其人,他们的行为看似平凡,却不断带来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古诗之美在文辞,当代老人之美在行动。按60岁退休,距人生终点还有大把时光,退休时非但不必嗟叹“感吾生之行休”,还能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到“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豪迈,散发的正是时代的热力。

另一方面,老人奋斗和劳累一生,年龄到“坎”回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和社会回报,不仅天经地义,更是全社会的应尽责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未富先老”、家庭空巢化等挑战,“老有所养”问题也日益凸显。日前,央视《新闻联播》为桂林四兄弟刊播寻母启事,引起强烈社会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触动了失能老人缺少照顾、失忆老人走失等社会痛点。

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需要敬老爱老的文明风尚,让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幸福晚年。如果说“老有所为”是老年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追求,那么“老有所养”则是社会回馈给他们的人性温暖。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8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九月初九是每年的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天,这是一个清爽的秋天。每年重阳节,我国都有爬山赏秋、敬老的传统。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人,每逢佳节,思念亲人。远远知道兄弟俩往哪里爬,就少了一个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传统的重阳节期间对亲人的双重思念。

今年的重阳节,我和父母来到北京最著名的山象山,为了实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沿着山麓攀登,看到了山上美丽的风景。我们还看到许多老人沿着山麓攀登。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在象山山顶庆祝他们的节日老人节。他们中的一些人唱歌,一些人跳舞,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他们中间坐着一位老人和几位祖母。老人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演奏《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醉人;旁边的奶奶用小钹、小鼓等乐器为爷爷伴奏,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音乐非常优美。在众多老人的簇拥下,这支小乐队尽情地载歌载舞,让人感觉置身于人间仙境。

参观完象山,我和爸妈出发去姥姥家和姥姥家,给老人送去了我们深深的祝福。按照一年一度的习俗,今年的重阳节村委会向爷爷奶奶发放慰问金,体现了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尊老爱老之风传遍了全中国。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9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平时老人们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明天我怎么表达心意呢?”我的心里盘算着,“游乐场?不行。老人可不是小朋友。去他们家庆祝?那也不行。因为太普通了吧!吃早饭?对,有意义,老人又喜欢!就这么办!”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一起前往四海楼吃早饭。

到了早餐店,我赶紧找了位置,让大家坐下,然后跑去点餐。只见菜单上的菜五花八门,有大肉包、小笼包、拉面、鲜肉小馄饨…。

我想起外公喜欢吃味浓、肉多的东西,便给他点了一个大蟹黄包。又想起奶奶牙齿不是太好,便给她点了一碗豆腐脑。外婆喜欢喝粥,特别是杂粮粥,便给外婆点了一碗红豆粥。爸爸对小龙、生煎包情有独钟,便给爸爸点了一盘生煎。给妈妈点了一笼蟹黄小笼包。当然,我也给自己点了一碗桂花酒酿圆子。

一段时间过后,菜都上齐了。我先端着两份大大的蟹黄包给了爷爷和外公,再将一份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给了奶奶,最后给了外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和一碗热乎乎的粥。

你看,大家吃得多开心啊。外公狼吞虎咽,两三口就把一个包子吞了下去;外婆不紧不慢地细嚼慢咽,眯着眼睛,细细地品味;奶奶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兴致勃勃地一边吃,一边和爷爷谈话;爷爷仪态端庄,静静地在那边品味着那天宴似的佳肴。看到一家人这样和睦,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比吃了蜜还甜,高兴地说:“要是大家觉得好,那下次咱们还来!”

饭虽吃完了,但一家人那和睦的爱确难以忘却。爱不仅在重阳,爱,更在每一天!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很开心能够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发表这一次讲话,重阳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往往有很多的活动可以举行,比如说和家人们一起去爬山、登高,眺望远方,享受登高的乐趣、除去烦恼和晦气。其次便是关心我们家里的老人们,给他们多一些陪伴和关心,让他们在一个温暖且舒适的环境里度过这美好的一个节日。其实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体验当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的感受一次这个节日的乐趣吧!

一谈到重阳节我们就能够想起一首首的古诗来,比如说王维的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首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并且令人印象深刻,悠远流传。关于重阳节的菊花,白居易也有一首诗是非常的著名的,在诗中他漫漫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这么美丽的比喻正是将我们秋天的菊花烘托的形象且生动,让整个重阳也附上了一层美丽的薄纱。这些古诗将重阳节里的细节写的十分的生动,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着我们,对于重阳这个传统佳节来说,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要去传承,去传承这一份文化,传承重阳节的那一份独特魅力。

重阳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之外,另外我们也要多去关心一下我们身边的老人们,重阳节也是我们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我们如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回到家,陪伴我们的爷爷奶奶说说话,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让他们在晚年也能够体会到那一份浓浓的幸福。世界上有很多是我们需要去珍惜的,也有很多东西错过了就不将再存在,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趁我们现在还有着很多的机会,那就多去做一些事情吧,多去陪伴我们的爷爷奶奶,让他们也能开心、安心的度过每一天吧!

重阳节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个节日的意义,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节日,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纪念价值的节日,也是这个秋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当我们带着老人一起登高眺望时,我们便能够深知重阳的意义了。希望大家能够愉快度过这一个传统佳节,希望大家重阳快乐!幸福安康!

重阳节创意征文篇11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每年的这一天,都有许多人拿着风车、风筝去登山,祈福。

中午,我和妈妈、姑姑一家一起来到石化山广场,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路边多了很多买风车的小贩。红红绿绿的风车,不断地向我们招手。行人中,有三五成群的,有一家大小的,还有独自行走的,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山顶。”

我们先来到“飞虎亭”,从山下望上去,山路又窄又陡。开始爬山时,我还连蹦带跳的,山风迎面吹来,两旁的树枝摇摆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可爬了一会儿,我已经满头大汗,一边喘气,一边手脚并用地向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山顶,我和表姐高兴得大叫着。山顶上的石头千奇百怪,首先我们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石化山”的三个大字,再走几步,有块叫“仙人床”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表面平平的,躺在上面睡觉,我想一定很舒服。

我们一口气爬上一块大石头,放飞手中的风筝,风筝飘啊飘啊,飘上了蓝天白云间,不一会儿,就不见了,我们还在山顶照了几张照片呢!

站在山顶上往下望,一拨又一拨的人慢慢地往上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风车,有的有说有笑,有的在看风景,还有的拿着风车在山路上小跑、嬉闹,五颜六色的风车把山路打扮得五彩缤纷。

我们在山顶上休息了一下,慢慢地下山了。今天爬山虽然很累,但我也很开心。

7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