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作文的价值和意义非常广泛,它不仅是一种表达和记录的方式,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写好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

说起端午节,当然免不了吃粽子。但平常懒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学包粽子。于是,妈妈帮我准备好材料,便开始教我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两片粽叶,三下两下,粽叶便成了一个圆锥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粽叶,卷了卷,却成了个“漏斗”。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往粽叶里加上豆沙、糯米、鸟蛋。这个步骤很容易,我顺利“通关”。可接下来把竖立在上头的粽叶包上时,里面的馅料却像个淘气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头”露出来。这时,妈妈才告诉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这时,我取出一点糯米,再包上去。哈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

最后一步,就是绑绳子啦。看妈妈那高超的技术,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满满,可绳子就是不听我的指示,绑了就滑下来。妈妈说:“这个要靠的角”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2

今天我一大早高高兴兴地跑到教室里,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这正是因为今天我们的老师和请来的12位家长来教我们包粽子,今天我值日,等我上来的时候,我同桌和我说:你快点背单词吧,一会儿老师就要提写。我听了,连忙背起单词来,过了一会儿,老师让池雨彤,牛安琪和孙梓童去领帽子,手套和口罩,等她们几个回来之后,老师就开始提写了,提写完了,我全对了。早自习,下了课之后,老师让前三排往前面对,后四排往后面对我们分成了六个组。

第一节课老师讲了屈原在死之前,写了很多著名的诗,有的时候,李白写诗没有灵感了就可以拿出屈原的诗看就有灵感了。甚至有的还是抄的。我们还知道了南方人端午节的习俗是赛龙舟,北方人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

等老师讲完了,几位家长也来全了。我们就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包起粽子来了。我一开始没有学会,但是张有泉的妈妈一直在教我们,我们组一共包了十几个,我们很高兴,包完了,家长们帮我们扫了地,周东晓给家长们和了一张影之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到第四节课思品课的时候,还有十分钟就要下课时,语文老师突然从教室外蹦了出来说:数一数我们班有几个回家的我们数了数,有十个。语文老师去拿粽子了,这时思品老师说你看我们还吃粽子呢,人家外国人拿着餐具来吃粽子,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吃,就切着粽叶吃起来了。刚说完,语文老师拿着几包粽子进了教室,发给了那十个同学。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3

这天是端午节,我飞快地跑回家想早点跟奶奶学包粽子。回到家,只见奶奶已经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业。

忽然,我听到奶奶的喊叫声:“丁柠,作业做完了,和奶奶一齐包粽子!”然而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厨房。到了厨房,我一看,奶奶已经包好了几只粽子,它们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挺立,心想:“奶奶包得这么好,必须有决窍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貌,像模像样地包了起来:先拿起一片干竹笋叶,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点米,在上方铺一点红豆,把竹笋叶的一边蒙贴在凹斗上,再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几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斜眼看看,边乐呵呵地夸我。

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盘盘自我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4

每当端午节到来,家家户户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那场景顿时硝烟四起!

奶奶蒸粽子时,我好像用了隐形胶水,莫名地跟过去。等粽子出来后,我又把它放入温暖的怀抱中,生怕被别人抢走了最香最大的。

我拨开绿绿的、长长的叶子,张嘴就吃,那香味让我感觉不到它的烫。它的美味不知不觉地就,但还真渗入我的心田,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吃完蜜枣粽又吃肉粽,就是觉得怎么也吃不饱。

吃完了粽子,我嘴边虽挂满了糯米,但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

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古时候还要穿五毒衣,吃五黄,让父母在脸上写着大大的王字。

奶奶又开始包粽子了,我觉得很奇怪,就上前问:奶奶,不是已经吃过粽子了吗?干嘛还包?

都怪你个小贪吃!别人都不够吃了啦!奶奶和蔼可亲地对我。

接着,奶奶飞快地包粽子,看得我眼花缭乱,一招都没学过来。

粽子――端午的主角,给端午节上演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传统戏。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清晨,我起床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和精致的新鞋子,一蹦一跳地来到厨房。这时外婆已经在厨房准备了许多的美食,排满了一桌。其中最多的就是粽子,有方形的粽子,有长条形的粽子。

这种长条形的粽子是畲族人民特有的粽子。

粽子里面的馅也是丰富多样,有豆沙的,有豆子的,有肉馅的,真是馋得我直流口水。

突然我又看见桌上有两把草,于是我指着这两束草问:“外婆,这两束草做什么用呀?”外婆笑着回答我说:“这种草叫茱萸,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把它们贴在门外就可以辟邪驱虫。

”说着外婆又拿出了一小包黄色的粉末,外婆告诉我,这是雄黄,等一会儿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把雄黄调在酒里,然后把雄黄酒洒在门外也可以驱赶蛇虫。

吃过午饭,外婆说:“我们去看龙舟赛吧》。”“还有龙舟赛。”我都快跳起来了。我们来到河边,那里已经有非常多人了,河面上有5艘龙舟,哨声一响,他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岸上的人们欢呼着,叫喊着,真是太热闹了!

这真是个让人难忘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6

端午节这天,江边挤满了人。

只听见远远的地方有人在喊:”加油!加油!“这声音越来越大,一会就看见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大家看见第一条龙船是红色的,接着又来了一条、两条、三条……只见船上的小伙子都穿着红背心,整齐地划着桨。他们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出来似的。

为什么会动作一致呢?哦,原来有一个人在龙船的头那里敲着鼓。队员是听着队长的鼓声来划船的。看完赛龙舟,我想:这次的龙舟赛真有趣!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非常的兴奋,因为终于可以看到我期盼已久的赛龙舟了!

吃好早饭,我和妈妈来到河边,只见河岸上能看见龙舟赛的地方都塞满了人,像一堵城墙一样把河边围住了。我们看不见龙舟,只听见河中间传来了打鼓声,我们急忙顺着打鼓声找去,终于找到一个可以看到龙舟的地方,只见队员们正争分夺秒地练习呢。

比赛马上开始了,队员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昂首挺胸,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做好比赛的准备。岸上的观众,也一个个屏住呼吸,等待比赛的开始。

忽然,打鼓声、敲锣声、队员们的呐喊声“一,二,一,二……”顿时一同响起,打破了安静的局面。两条船像箭一样飞出了我的视线,只见打鼓的那个人用力地有节奏地快速敲打着鼓,队员们跟着鼓的节奏奋力地往前划,嘴里不停地喊着:“一,二……”使出全身的力气,动作是那么的整齐、有力。划桨溅起的水,把队员们都打湿了,他们也全然不顾。岸上的观众有的放鞭炮助威,有的大声喊着:“加油,加油……”场面十分壮观。

只见那条蓝色的龙舟一直遥遥领先,我追着那条龙舟,它很快到达终点,那条龙舟赢了。

今年的龙舟赛真好看,我多想到龙舟上划一划!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深深期盼着的节日到了!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一个故事吧:我国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后投泪罗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包粽子。

这天,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子香。奶奶早早泡好粽叶,备好糯米、馅料,准备包粽子。

不一会儿,社区的阿婆们都纠集在奶奶家门口,原来她们是过来一起包粽子的。很快,这些粽子就变魔术似的被包好了,奶奶还特地为我包了一个造形特别的,那一桶桶粽子放在奶奶家门子,还惹得那些外国友人驻足观看,非得拍上几张照片才满意地离开。

终于可以吃了,我皖不及待地剥开粽叶,三两口把它吃了。妈妈阻止我再吃第二个,怕我消化不良。奶奶却笑着说:“吃吧,多吃几个啊!一年只有一个端午节,也只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嘴里才会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瞧,多么会说话的奶奶!

我喜欢过端午节。不仅因为喜欢吃那香甜可口的粽子,更因为那古老又动人的传说!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9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说起粽子我最喜欢吃了,又香又甜非常美味,唯一不好的就是博起来太麻烦,非常粘。

还有赛龙舟,这个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划得动作和时间要一致这样才能又稳又快。在我6岁时过端午节,我爸爸要带我们去看赛龙舟,我很开心,因为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见过,而这次是近距离观看!

到了赛龙舟的地方,虽然太阳很凶猛,但还是有很多人。看到龙舟了,颜色各异,头千姿百态,张着犄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一条条真龙在戏水。

龙舟上的人都是彪形大汉,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布扎着英雄结,各各如同出征的战士,显得格外精神。

比赛开始了,龙舟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每条龙舟的指挥员站在船头,像去打仗的战士一样冲在最前面。划桨的壮士用尽气力,木浆上下飞舞,动作快而齐。敲锣打鼓的人也在一旁加油助威,大家配合得非常好。快看,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龙群之首,夺得了冠军!就这样比赛结束了。

就是因为有这些传统节日,生活才更有趣。

端午节见闻作文2024篇10

雨狂落,风狂吼,惹多少行人匆匆,却无奈,恨不能,无力扭乾坤.纵有万般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朝心愿难了,唯寄来生,千腔热血万腔愤,淹没浩瀚江中.

花开花落几度,春鸟报春到.浪花淘尽大江英雄,丰碑世间永存.人道是,史家之绝唱.遥想当年才华横溢,难奈睡龙盹.兴衰成败,几阵干戈,君似有无限愁.心干泪倦该如何?惆无言,怅更无语,故国怎堪回首?只能离去,饮恨终!

6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