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800字作文
注重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平时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桥的800字作文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有关桥的800字作文有帮助。
有关桥的800字作文篇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桥。有摇摇欲坠的独木桥,有坚固牢靠的石拱桥,还有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但我最喜欢的是那座跨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正因如此,我走上了这座桥。刚刚上桥,我就被桥的宏伟所震撼,可以看出,它饱经沧桑但屹立不倒,坚强无比。细细看来,它又是那么精致,孔雀开屏、鸟语花香等图案刻于两边。顺势看下去,波涛漩涡翻滚,一波波撞击着桥墩,桥墩却不退缩,更觉大桥坚韧。一番沉思后,我写下了《游武汉长江大桥》:
江上游艇,激起阵阵波涛,
远眺江面,岂是风平浪静?
桥上公路,汽车争相竞技,
桥下铁路,火车飞驰而去。
站在黄鹤楼头眺望,别有一番滋味。望着“万里长江第一桥”,我不禁想起主席的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呀!就是长江天堑挡住曹操八十万大军,阻止了曹操的霸业,导致火烧赤壁。由此可见,在没有长江大桥的时代,这里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千年后,主席大笔一挥,“天堑变通途”。从此,江汉与粤汉铁路实现连接,成功造就了京广铁路。武汉三镇也得以连接,极大促进了武汉的发展。感慨之余,我写下《观武汉长江大桥》:
当无你之时,长江天险。
因主席宏愿,再无天堑。
使平粤双轨,南北相连。
众千古桥梁,还看今天。
坐在长江游轮上,还能体会到别样的美。那长江大桥将晴川桥与黄鹤楼之文化合二为一,合成了别样的中华历史文化。当你接近武汉长江大桥时,大桥气势尽现。它长达1670米,宽达22。5米,如此庞大之身躯,尚能稳稳当当立于长江之上,世所罕见。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能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以及8级以下地震,可谓坚不可摧。也正是武汉长江大桥,激励着人们,让我们建出了武汉长江二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等跨江大桥,让中国的造桥技术日渐提升。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了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激励着一代代的桥梁工作者们努力奋斗。
有关桥的800字作文篇2
桥是美丽的,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桥,是通往各处的渠道。桥的材料有许多,有用石头、钢铁等材料建成的,桥的种类也不少有小桥、有大桥、有长桥、有短桥,有斜拉桥、悬索桥、铁路桥、立交桥等各式各样的桥。这只是从形式角度来看的。如从功用角度来看的话,只是多了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人行桥,这四座桥,少了斜拉桥这类。
而黔城的源江大桥属于公路铁路两用桥,既可以通车,也可以通火车。两旁的栏杆由铁栏灰色构成。
源江大桥是黔城的象征,1970年开始建造,1975年完工,至今已有37年了,是属于黔城第一长桥。横跨沅江,通往各地区。它全长571。26米,宽约20多米,该桥的公路被中间的铁路隔开,一边公路在铁路的左边,一边在铁路的右边。两边栏杆用蓝灰色的油漆刷成的,好似天空的暗蓝,每一根栏杆的中间都有一只自由飞翔的海鸥,次第地排列在上面。公路桥的右下边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往边靠就是人们辛苦劳作的菜地,在他们的时间里,都要花半天的时间去耕种,公路桥的左下边以前是一个大池塘以及房屋,而现在却是一条公路。从空中看,桥下这样配合着桥,就是格外美丽了,由此而来,设计者为游览者增添了一份遐想的空间,飞在仙境的一种满足感。站在桥上,有点满足又有点惊险。
假如你烦燥或心情不好时,便可以走到桥的右边,就连想到自己在满地都是花的地方,心情变得格外开朗。这时,让我由想到白居易的诗中的’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恰恰是描写山水光色的景色。
黔城的桥虽比不上那种现存最古老的而且敞肩的石拱桥--赵州桥历史悠久,也不像卢沟桥那样在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桥。黔城的桥只不过是黔城人们通往各地的渠道。
每座桥在不同坏境中,是有各种各式的形式美。桥不仅是美丽的,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了桥,那么我们开着车怎么过河呢?怎样通往各地呢?桥是不可缺少的,桥在人们心中是很重要的。
有关桥的800字作文篇3
我的家乡楚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江南小镇,悠悠楚门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穿过小镇。有河就有桥,家乡的桥虽没有立交桥的雄伟壮丽,也没有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桥不仅是家乡特有的景观,也是家乡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折射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南门河上有一座建于1983年“九曲桥”,从南滨花苑24层顶楼鸟瞰,“九曲桥”似一把纸扇,向河中展开。行走在曲折的小桥上,白石桥栏刻有龙凤呈祥、双狮抢珠、丹凤竞艳等浮雕图案,形态各异,妙趣横生。九曲桥桥下碧波粼粼,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坐在“迎晖亭”与“近月亭”远眺,丫髻山山峦迭嶂,古长城曲折延伸,与九曲桥相焕成趣。与九曲桥隔岸相望的是南滨花苑别墅与一栋20多层大厦,一低一高,奏响家乡文化蕴味与现代经济和谐发展的乐章。九曲桥还走出全国影响最大的镇级刊物《曲桥》,难怪有人说,假如没有这座九曲桥,楚门便会失去三分之一的魅力。
文房桥一组三拱,取名楚门古八景之一的“高阁文房”,桥面上刻着楚门文旦与文姓戏旦的凄美传说。早晨,人们到文房桥边练剑、跳舞、谈天说地,整个桥便热闹起来了。到中午的时候,整个湖面宁静了下来,此时的三个拱桥又静静地躺在湖面上窃窃私语,连天鹅也不愿打扰它们,安静地在暖暖的阳光下休息。到了下午,文房桥又热闹开来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文房桥上追逐、打闹、嬉戏、整个桥像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一道残阳斜射下来,铺展在水面上,惬意极了! 渐渐地,夜幕悄悄降临了,月色倒影下来,倾撒在桥上,好像给桥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到了晚上,整座桥的霓虹灯绚丽多彩、五光十色。不久之后,河边将建成湖滨路步行街,成为楚门最繁华的地方。文房桥既是巨龙,又像彩虹,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楚门最大的桥就是我家旁的环保桥了,气势宏伟的环保桥横跨的河面上为楚门增添了气势和色彩,宽敞平坦的桥面不仅给家乡人们的交通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怀揣着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迈开了的铿锵步伐。
家乡还有楚洲桥、朝阳桥、昌业桥、城东桥、文澜桥,每座桥都是家乡人们的美好希望,也连接起家乡发展的梦想。
有关桥的800字作文篇4
家乡的龙津桥,历史悠久,历尽了四百余年的沧桑。
远望,大桥如长龙卧波,气势雄伟磅礴!桥背上七个大亭高峙耸立,气宇轩昂,巍巍然雄哉!近看,大桥也不失细致精美,木制的围栏古色古香,上面雕刻的花草、虫、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龙津桥全长246。8米,总宽12。2米,其中人行道宽5。8米,设有七座五层檐口的凉亭和三层檐口的长廊。
桥中间挺立着最高的八角亭,乃是吉祥之兆。它高达15米,遥遥指向苍穹。左右两边桥头外侧是马尾双坡亭,亭之高度,以侗乡楼梯为鉴,从马尾双坡亭开始,至八角亭,每亭各增高l米,比喻步步高升,预示侗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将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胜一年。
最为炫人眼目的是亭顶装饰的宝葫芦,闪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犹如神秘无比的万花筒!宝葫芦的装饰设计巧夺天工。从八角亭往下,宝葫芦分别为七个、五个、三个、一个,这样的个数变化处理与亭的高度变化处理一起成了由两边向中间突起的梯形结构,阳光一照,多面折射,异彩纷呈,美丽极了。
桥上,亭与亭之间精心装饰的六组双龙戏珠腾空飞跃,栩栩如生,构成一幅龙腾虎跃、生气勃勃的景象。
龙津桥吸收了华夏文化宫廷建筑的精华,将昔日常用的小青瓦换成现代化的深蓝色琉璃瓦。中间的桥脊、桥檐又用白色、蓝色相衬,十分符合侗乡家织布蓝白互配的格调。旭日临空,金色光芒洒向琉璃瓦,七彩斑斓,使龙津桥霎时成为一条活脱脱的腾飞的巨龙!
当夜幕降临时,大桥上的装饰彩灯一齐放光,大桥霎时变得玲珑剔透、风情万种,让人感觉如梦如幻,甚至疑惑这是不是天上的仙宫。
龙津桥最令人叫绝的是,全桥所有木柱、枋、梁全用木卯榫相嵌合,不用一钉一铁,并利用力学原理创造出悬柱、悬瓜的艺术造型,使人们在惊、险、奇中得到充分的视觉享受。
这座集休闲、旅游、商贸为一体的侗乡龙津桥,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精品杰作!
有关桥的800字作文篇5
我家门口有一座很宽很长的大桥,它座落在家乡的南明河上。河水波光粼粼,衬着这座桥也显得别具情味,岸旁的柳树常轻拂平静的河面,拨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颇有种小桥流水的风味。我很喜欢这座桥,它蕴含了不少我童年的回忆。
桥梁上总是悬挂着各式彩灯,色彩斑斓,一闪一闪的。这美轮美奂的霓虹灯是那么光彩夺目,特别是在夜幕中,这光彩更加耀眼,像光晕一样,迷离而美丽。
桥上那灯光渲染了漆黑寂静的夜空,那里的夜幕与别处是不同的,那儿的天空亮堂而富有色彩,我想真正的彩虹应该就是这样的吧,所以儿时的我天真地给它取名叫做“彩虹桥”。
小时候,外婆常常推着婴儿车,带着我在桥上漫步。很多时候外婆总是带着我,欣赏河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鱼儿,观察水面轻掠过的白鹭,岸边雀跃着的麻雀儿……我对桥的感情日渐深厚,以及身旁亲爱的外婆,桥上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而惹人喜爱。记得外婆常常喜欢带着我倚在桥栏上哼唱着那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们哼唱的歌声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它似乎包含着外婆对我真切的爱。我也把这座充溢着亲情的桥称为“外婆桥”。
外婆桥是一座存储着我与外婆之间回忆的地方,它好似蕴含着各种滋味。记得有一次,我和外婆再一次漫步在桥上,我失手把最心爱的玩偶掉到了桥下的河岸上,外婆看到我失望难过的眼神,不惜费九牛二虎之力下到河边,冒着危险,弯着腰,伸着手捞起落到河岸边杂草从的玩偶。我依稀记得,外婆蹲在栏杆旁边,她那微胖矮小的身躯似乎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至今记得当外婆抓住玩偶递给我时神情激动万分,她紧抱着我,欣喜的笑着,嘴里还不停的叮嘱道:“以后你可千万小心些,别再弄掉了”。而我也紧紧抱着她,眼睛有些湿润,但不知为何,心中抑制不住喜悦,控制不住的跟着外婆傻笑。
我爱家门口的那座桥,它是外婆和我的回忆基地,它充溢着一种满满的亲情,溢着外婆的爱和那种甜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