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议论文 >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

时间: 新华 议论文

作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深入思考和反思。这里给大家分享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方便大家写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时参考。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1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每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除夕的傍晚,一阵阵“噼哩啪啦”的响声传进我的耳朵里,我兴冲冲的跑出门,才发现是小朋友们在院子里放烟花。我也不例外地加入其中,心里想:“我一定比他们放得还要好!”我拿起爸爸给我买的儿童烟花,玩了起来,只见“嗖”地一下腾空而起,不一会功夫就在空中炸开了,啊,好美啊!原来其他小伙伴出在帮我,把他们的烟花也点燃放了起来,真是太有趣了。

晚上,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亲戚都来家里拜年了,在老家生活的爷爷奶奶也来了,我的家立刻变成了有趣的乐园。爸爸、舅舅和爷爷们在谈论工作上的事,妈妈、奶奶和姥姥在做饭,我们几个小孩子便聚在一起玩玩具,真的好热闹呀!

晚饭后,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我突然发现街道邻居们每家每户都贴好的春联,有的还贴上了倒写着的“福”字。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过来贴,爸爸回答我:“儿子,因为人们都认为把“福”字倒着贴,就寓意福到了”!哦,原来是这样,我立即也找了一张“福”字,和爷爷一起倒着贴在门上。

看电视时,姥爷还告诉我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希望我们大家更加优秀,更加健康。

就这样,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是一个多么欢喜的日子啊!我爱春节!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2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守夜,大年初一的拜年,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快到春节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了年味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福”字儿、春联,挂上了灯笼、彩带,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爷爷负责购年货,奶奶则在家里打扫卫生。

这天,我和爷爷去超市买年货了。

一进超市门,嗬,这场面真热闹啊!可以用“人声鼎沸”、“摩肩擦踵”来形容了。我和爷爷买完了东西,就赶快回家了。

晚上,我们算了算账。收获挺多的,但是钱也没少花。

过了一天,我和爷爷又去大集买鞭炮。看来这里的人也不少啊,熙熙攘攘的。

我们来到了一个卖鞭炮的小摊上,我对爷爷说:“爷爷,今年我们这里的雾霾这么严重,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少买一点儿鞭炮吧!”“好啊!”爷爷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愉快的回家了。

终于到了除夕夜,爸爸妈妈都回来了。我们吃起了年夜饭。不知为什么,这顿饭我吃得格外香,可能是因为过年的原因吧。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全家都下楼去放鞭炮了。我拿出鞭炮,爸爸把它点着了,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回家了。

上了楼,我急忙打开电视,看春晚喽!就这样,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地度过了一个晚上……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给爷爷奶奶磕头要压岁钱。爷爷奶奶给了我五百元,弟弟也一样。然后,就陆陆续续地有人来我们家拜年,我的爸爸妈妈也出门走亲串友,给别人拜年。一年来,人们借这个机会互相拜年、相互祝福,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春节印象,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完。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3

听着郊外零星的鞭炮声响,看着城内拥堵的车辆和依次亮起的串串街灯,一切都在暗示:春节马上到了。静坐窗前,记忆中的似水流年不禁一一涌上心头。

童年时期的春节,要倒退到三十年前了,年味儿从腊月二十的年集就开始迎面扑来了,那时个子还小,紧紧拽着大人的衣角,在摩肩擦踵的成人缝隙中,听闻集市两边商贩的吆喝声,轻嗅飘在空气中年货的香气。总感觉当时的年集比现在的商场都繁华,从叮当作响的筷、勺、锅、碗、瓢、盆到散发着香甜气息的糖果、花生、瓜子;从喜庆夺目的春联年画到琳琅满目的新衣新帽,从挂在架子上的一片片猪肉,到保存完好的白菜萝卜,从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到抗在长棍上叫卖的鲜艳纸花。记得当时我随大人去赶集,最希望得到的就是那些大红大紫的炫目头花,买两朵戴在头上,心里那个美呀,似乎自己一下子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一直戴到正月十五,过完春节去上学,才舍得摘下来,插在相框边上,直到半年后才不知去向。

少年时期的春节,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家中有了些许电器,年集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而且多了许多新的物品,蔬菜也常有新鲜的韭菜和芹菜上市,烟花品种也各式各样,我喜欢的头花,也由纸质变成了薄彩海绵,软艳立体,简直可以和真花媲美,买来也只是欣赏,不愿再戴在头上。打年糕时,也能帮母亲打打下手了,年前腌腊肉时,要先把生肉煮熟,刚出锅时,母亲总要把带骨棒的捞出,让我们先吃一番,热气腾腾的带骨肉吃的满嘴流油,一直香到心坎里,三十晚上看春晚之前,父亲照例在院子里燃放烟花,个头从小到大,绽放从低到高,五颜六色,各式各样,院子里站满了街坊邻居,我们时而仰头追寻,时而惊叹叫好,绚丽的烟花,不但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以新的希冀和力量。

青年时期的春节,已经进入了21世纪,也就是十几年前,那时我已成家,而且有了孩子,印象最深的是带着儿子去广场娱乐,年前打扫卫生,购置一些年货,三十晚上吃过水饺,一家人去广场看烟花,看彩灯,猜灯谜,当时广场也是人山人海,跟赶庙会似的,男女老少都约好了似的,一起涌向广场,整个广场人来人往,有放烟花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人们似乎卯足了劲儿,要把这一年的繁重都扔在广场上,然后轻轻松松回家,这里也相当于集吃喝玩乐一体的跨年盛典了,这种盛会一般也会持续到半夜才陆续收场。正月十四下午的踩高跷,也有着万人空巷的效果,各乡镇的高跷队员统一着装,红、黄、绿、紫,喜庆艳丽,巡演大道已提前戒严,观众自动站在道路两侧挡线外做夹道欢迎状,午饭过后,各路人马便依次上场了,有的舞龙,有的戏狮,有的穿着经典故事中的人物服装,带着行头,做着动作,像从电视中走向了现实,其中少不了唐僧四人,青蛇、白蛇,关公,诸葛亮之类的经典人物,这些演艺人员也着实过了一把万人瞩目的舞台瘾,当然群众也过了一把免费直面乡村艺术的瘾。次日的元宵节大多也要到广场欢庆,看各种彩灯,放孔明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边吃边玩,玩够了才回家。元宵节过完,春节才算过完了,然后才会全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中年时期的春节,也就是近几年了,不知是自己年龄大了,没有了童心,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总感觉年味淡了,由于环境需要治理,禁放烟花爆竹已经好几年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也只能在电视上享受了,肉味儿也不如以前香了,是真的不香了,还是味觉迟钝了,也无从所知。近两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拜年都改为手机微信了,互联网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使见面,大多也掩盖不了一群人狂欢的寂寞,更多是一个人面对手机的无聊的狂欢。

几个年代的春节,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们改变了世界,同时,世界也改变着我们。但无论何时,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因为它不但代表喜庆团圆,也象征着希冀和未来。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4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又来到了春节,一转眼我又大了一岁。

乘上长途汽车,和表姐一起前往远在安徽农村的外婆家。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行驶着,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白雪皑皑,一切都似乎未沾染城市的喧嚣。看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仿佛只有一会儿就下车了。

我兴奋地跑进家门,一眼便瞧见了早已在门口等候的外公外婆。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双手作揖,调皮地笑着,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好好好,先进来再说,小财迷。”大家都沉浸在了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除夕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了,外公还特别嘱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儿,贴在我家大门上呢!“时时福临门,步步来好运。”我大声喊道。外公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啊!我又找到了!”我不禁大叫,“金杯醉酒乾坤大,玉兔迎春岁月新。”少顷,我又跑到了小卖部去买了两个红艳艳的大灯笼,表姐又在院子里挂了些五颜六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温馨极了!大院儿很美,即使我们大家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还是满足地笑了……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我们一大家子吃完年夜饭,便准时围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魔术、杂技让我们叹为观止;唱歌、跳舞也渲染了我们一起载歌载舞……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我认为此次马年春晚最大的亮点。它不禁让我感动,那位父亲和她的女儿每一年的照片轮流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间偷偷溜走,但同时也在父母的脸上刻下了印记。真挚而又平实的歌词,唤起了我浓浓的亲情。此刻,晶莹的泪珠已顺着我的脸颊缓缓流下……“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瞧,空中!有那么多的孔明灯,好似满天繁星,多美呀!即使这么晚了,也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无限憧憬。我表哥也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孔明灯跑了出去,我跟在他身后,打着手电筒,跑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点燃孔明灯下的蜡烛,看着它徐徐上升,我双手合十,默默地祝愿自己:希望我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早日穿上一身迷彩,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觉醒来,便是大年初一。我们一群小孩儿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收压岁钱。满满的口袋使我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一步步数着前进的脚步,我又不禁感叹时间流逝之快。我又将踏上回家的旅途……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5

每到年节,忙碌了一年的母亲,总会寻得几天空闲时间,准备制作浙闽一带过年必备的独特食物——黄粿。说是空闲,上山采木下山运米,实际上却比工作的时候还忙。对于过年做黄粿,母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黄粿,也许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是陌生的,抑或根本就没接触过。以至于在我上大学给别人介绍家乡美食时,总是说,那是类似于年糕的食物,只不过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实际上,黄粿于我,抑或于我的家乡,与其说是一种食物,不如说是一种过年的“信号”。

大清早,母亲就兴冲冲地邀上姨妈一同上山,去采一种特殊的灌木——山柃木。用它烧成“粿灰”,就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碱,掺和在水里,再把粳米放进去浸泡,十几个小时后,粳米就会从原本的白色浸染成黄色。小时候,我时常好奇这颜色的神奇转变。但大概是不想同孩童过多解释,大人们总习惯用一句“就像做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反正说是被影响了。我未多深究,倒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结交朋友,脑海里经常回响起这句话。

早前,粳米变色要拿去蒸煮,一笼笼,散发着扑鼻的饭香,被倒进石头做的臼里,一锤接一锤,用木质的锤头不断捶打。这是个技巧活,往往需要配合默契。父亲和母亲每年都是固定搭配,一个负责捶打,一个负责翻动,直到米饭在石臼里捣碎糅合,不分彼此,成为一整团。取出来在案台上滚成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就可以重新放进碱水里保存了。那时候,每每做完黄粿,大人们总是免不了一阵抱怨:“明年不做了,累死我了!”而这句话也就说说,一到年节,上赶着做粿的总是他们。所幸到了现在,针对黄粿制作特点已经研发出了新机器,把浸泡过碱水的粳米,用磨粉机先磨成米粉,倒入木桶蒸熟,最后再用机械碾压切段,一道程序下来,热腾腾且滑韧的黄粿便可以新鲜出炉。相比于之前,辛苦程度减少了不少。

黄粿挺神奇的,刚出锅还是软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就会变得韧劲十足。懂得吃的大人们总喜欢趁着刚出锅的那一刻,掰下一块,一边嘴里呼喊着“好烫好烫”,一边忙不迭咬上一口,在唇齿碰撞之间品尝味道:“今年这个米不错啊”“这个灰烧得好啊,量足够”……年年如是,这几句话都会出现,在作坊里传播。似乎,每一年的米都不错,每一年的灰碱都很好,每一年刚出锅的黄粿最好吃,必须要掰下一块,尝一尝。

一年又一年,现在超市里平时都可以买到黄粿解馋,即便是远在异地的人,也可以在网上下单轻松购买。但一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年前挑个时间做黄粿。如果要问,做黄粿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追溯不了了。而如果问什么时候可以做黄粿,家乡的人倒是都能告诉你,是要过年了。

过年议论文800字作文篇6

【我的过年记忆】

在我们的那个小乡村,进了腊月门的村集总是热闹的。买卖东西的人多了起来,小贩们自发地找个空旷的地方摆摊,这一堆儿那一片儿,卖的总是各类年货,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杂在一起。而我总喜欢站在卖春联和年画的摊位旁,哈出热气搓热双手,一站就是半晌。这些卖春联的小贩也不吆喝,地上铺一张长长的塑料布,各式各样的春联往地上一摆,小贩便坐在旁边,等着顾客光临,他们似乎并不心急。买春联的人也不用特地量尺寸,自家大门的尺寸早已了然于胸。只需根据自己心中的期盼,便能挑选出一副副中意的春联。有时我也跟着奶奶赶集,奶奶用粗糙却很有温度的手牵着我,说:“妮儿,看看你喜欢哪副对联,咱把它买回家去。”我便伸出手指,装作大人模样,对这遍地的对联评价一番。选到了满意的春联,我会开心地手舞足蹈。那时,我的快乐便是奶奶的快乐。

到了大年三十,奶奶便张罗着包饺子,吃过午饭,奶奶便和起面,粗糙的双手,有力地在盆里揉搓,半盆面粉,在她手里翻来覆去,不一会,光滑圆润的面团就揉好了。我呆呆地看着奶奶的手艺,总想学学,却始终弄不好。每一次奶奶都会耐心教导我,说话时,她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眼角纹路也跟着颤动。“妮儿哎,和面时手不是这样揉的,来,看我慢慢做一遍。”奶奶顿了顿继续说:“和面要有耐心,慢慢都能有进步。这和面的道理跟做人做事是一样的,你说是不是?”奶奶的谆谆教诲如门檐灯笼垂下的温柔灯束,为年少懵懂的我指点方向。

光阴流逝,我细数流年,忆往望今,曾经的那个小乡村多了许多欢声笑语,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又到年关,我与奶奶在高大宽敞的新居里,感受着屋内暖烘烘的气息,享受着快乐与幸福的时光。奶奶和面,我也洗净手,帮奶奶揉面,耳畔又响起奶奶说过的话,一句一句,觉得手里和面越发有力道。奶奶望着我揉面,依旧含着笑。

2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