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300字
《绿皮书》观后感是对观看《绿皮书》这部电影后的感受和思考。在这篇观后感中,作者通常会描述对电影的整体印象、感受以及对其中一些具体情节、人物和主题的评价和思考。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绿皮书观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欢。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
电影中的优雅钢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机,一个感觉高高在上,一个太接地气,一个收入丰厚,一个为生计忙碌,一个经常是手捧一本书,一个经常是手抓一鸡块,一个处事得体,一个简单直接......
太多差异的两个人走在了一起,都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敬业,都穿着非常得体,一路走来,互相影响、互相帮助,除了友情的暖,还是轻松的笑,讨论了很多关于人性,孤独,偏见的话题,但没有说教,而是用趣味传达温情,暖化了人的内心。
电影让人领略了美国不同洲的风景和酒店,也让人感触深刻,有内涵,相对国内大部分肥皂剧来说,质量确实较高,有中心、有主线,有清晰的传递路线。
家庭的纽带:家庭很重要,为了家庭男主人公愿意通过各样的方式赚钱,养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为了赚钱愿意离开家两个月,电影传递了离开家这么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会很重要,再怎么样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里,否则就“没有他的床了”。
让人不得不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
传情的纸信:为了省长途电话费,托尼一路给家里的妻子写了好多信,从一开始的流水帐到后面的讲情画意,从开始的照写到后面的自成一套,写得已经让音乐大师都觉得满意,妻子看得感动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说明交流很重要,表达很重要。
然而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谁还会写信呢?我们或许已经失去了这个途经。
快乐是什么:是点燃一个烟,是喝一杯酒,是看一会书,是写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鸡块,是在大众的酒吧里弹一曲音乐,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间一次简单的聊天,是在无垠的公路行驶.......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自然随性、简单纯粹的一个小举动。
而我们如今的快乐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忙着追求物质和一些不可及的东西,或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么:包容举止的随意粗俗,包括有点难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捡块石头那样的小便宜,从扔掉别人喝过的杯子到同桌吃饭、共睡一间......
而生活中的我们或许太计较一些事情,太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
电影还告诉我们什么:
要有改变的勇气,要学着尝试。
要听爸爸的话“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象最后一顿" 。
孤独是什么?不要总是一个人呆着,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么?拳头有时候解决不了什么,有时也能解决点问题,面对别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2)
《绿皮书》,作为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的获奖作品,我满怀期待的观看了这部电影,它讲述的是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唐将从纽约到黑人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举办巡回演奏,俩人根据绿皮书指南进行的友谊之旅。
我原本以为它会是特别高深难懂且富含哲理的影片,看了后才发现并不是。全片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歧视为背景,但没有过于冲突激烈的矛盾表现,而是平白直叙的,还有点轻松幽默,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影片中托尼最初在一家酒吧当保安,一个富商将对他最重要的帽子放在服务员那里,托尼将帽子藏了起来,当富商找不到帽子而着急时,托尼又将帽子还给了富商,因此和他结为了朋友,托尼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或许唐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后来托尼在酒吧打了有背景的人而被开除,之后才给唐开车。唐十分高雅,非常有修养,两人在旅途中相互学习,彼此都需要对方。
唐教会了托尼很多事情,例如托尼给妻子写情书方面,不再记流水账了,懂得如何浪漫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类似的例子还有,托尼发现地上有一块绿色的漂亮石头,随手捡起来揣在兜里,并没有付钱,这被唐的朋友看到了,唐认为托尼的行为是偷窃,要求他去付钱,这让托尼不能理解,在他看来,捡的并不算偷。最后托尼还是妥协了,付了钱。不过唐给托尼印象最深的是,不是所有麻烦都可以用拳头解决,只有尊严才能让你获得别人的尊重。唐就像托尼的老师一样,帮他慢慢改变自己的坏毛病。
托尼也帮助了唐很多,每当唐受到种族歧视时,他都愿意站在唐这一方,帮助唐。在托尼的眼中唐是孤独的,时常夜里一个人喝着闷酒,他举止得体,身着西装,而他的同胞却言语粗暴,衣衫褴褛,优秀的他使得自己格格不入,他有个哥哥,却没有主动联系,托尼希望他给他哥哥写信,但他好像在等待他哥哥联系自己,托尼说“人之所以孤独,是不敢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很喜欢这句话,感觉自己没什么朋友,可能就是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不过影片最后结尾唐本来拒绝托尼和自己去他家过圣诞夜,但他回到家中,却发现只有自己孤独一人,他勇敢迈出第一步,去了托尼的家。这也是托尼教会唐的一件事。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学会了很多,这个世界始终都存在着歧视和偏见,当我们遇到时,不要用暴力去解决,只有尊严是必胜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才是解决办法。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勇敢迈出那一步,你会收获很多。我们也要多学习身边人的优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3)
在周六,妈妈带我看了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名叫《绿皮书》。看完它让我感受很深。
故事发生在一个“端着”的雇主:黑人爵士钢琴家唐·雪利和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能及时处理麻烦的员工:托尼·利普之间。他们要去美国的南方著地演出,和唐·雪利一起演出的还有两位提琴家。他们一行四人在这个演出之旅里面发生了不少的插曲和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欢就是唐·雪利和两位提琴家的演奏,他们的三重奏是我听过最好听的音乐了,简直可以形容是我听过的最顶级的音乐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查看噢!在这部电影里让我感到非常惊讶的事情就是当时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钢琴家唐·雪利面对事情的体面和周到,细心,隐忍,无论当时白人怎么拒绝和歧视他,他都会隐忍下来,不会用粗暴的方法对待人。后来,他们的演出顺利完成了,因为托尼·利普要赶回家里与家人共度圣诞节,由于长途驾驶,他非常疲劳但他又着急。钢琴家为了这位好朋友,亲自驾车让托尼在车里好好休息。钢琴家雪利是独自居住的,在大家都欢度圣诞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托尼。唐·雪利拿着一瓶香槟来到托尼的家,这时我忍不住激动的泪水流了下来,人与人之 间是平等的,他能和好朋友的家人一起欢度圣诞节!太棒了!
下面我来讲一下片中的趣事吧!托尼在陪伴钢琴家出门前,托尼的妻子交代托尼要经常给她写信,于是,在途中每次早上出发前,托尼都会边吃早餐边写信,饼干碎和饮料常掉到信纸上,人物特点与性格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直到一个早晨唐·雪利看不下去了,便问他:“What are you writing?” “Letter”托尼答道。然后唐·雪利拿起他写的信看了一下,一读就说:“你写的是流水账啊!Dear写成鹿的意思啦,来!让我教你写一些有诗情画意的信吧!”当托尼妻子收到了这些信的时候,她开心得与家人分享她的快乐。最后在唐·雪利和托尼工作快结束的时候,一天托尼和往常一样写信,唐·雪利拿过托尼的信看了一下,什么都没说,笑了。
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也是我的习惯,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住在我家小区住的小东,他买了好多东西,看他提着重重的东西,我马上跟他说:“我帮你一起拿吧。”他开心地笑了。
这真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它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要平等,这样大家都会有和谐的生活。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4)
看完这次奥斯卡奖最佳电影《绿皮书》,令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这部电影所要讲述的不仅仅是主人公托尼和唐纳德·雪利之间那跨越种族的、无比深厚的友谊,电影还想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
且抛开两位主人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部电影里只出现了三种人:白人、黑人,还有一种“中间者”。其中前面两种是两个完全的对立面,互不干扰,两派人各有各的生活。
但还有一种“中间者”,就似黑与白之间那显得有些多余的灰色,这种人不被白人或黑人接受,只能自成一体。他们就像一群流浪者,寻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而托尼和唐纳德就是这样一类“中间者”。在电影中有一段场景,在托尼和唐纳德从拘留所放出后,托尼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天,我可比你黑多了!”这句话看似调侃,却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托尼所指的“黑多了”其实不代表皮肤上的黑,更多的是在说他的生活,因为他身为白人,却在过着黑人的拮据生活,到热狗店里比赛谁吃的多,依靠这种方式去赚钱,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托尼的生活方式与黑人无异。在白人堆里,他觉得自己穷的像一黑人,在黑人堆里,他又从来没有被这个种群所接受,因为他们评判的标准是肤色。
著名钢琴家唐纳德也是如此,他打小就非常刻苦地学钢琴,用自己的努力脱离了贫穷,这本来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当他好不容易挤进白人的阶级社会中,他却发现自己从未真正融入进去。上层社会的白人花钱请他来为他们弹钢琴,借艺术的造诣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演出完毕,台下一片排山倒海的掌声,但这掌声仅仅是致敬艺术,而不是对唐纳德的赞美。当他走下台的那一瞬间,只不过是个黑鬼,不配受他们白人尊重,甚至连酒店的厕所都不让进,不能在酒店用餐。
这让我们也明白了一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就是如此,白人如果没有资产,他就只是白人社会中的黑人,而黑人,再高的成就,再多的资产,也只不过是黑人,他们永远都改变不了肤色带来的歧视,永远都融入不了白人的上流社会,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改变的刻板印象。
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当时这个大环境下的种族歧视是有多么严重。如果仅仅是呼吁停止种族歧视,那我觉得对电影的理解还远不够深刻。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像托尼和唐纳德这样的人。
他们既不黑,又不白,只是一群“中间者”罢。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5)
总有一些感动,在不经意间进入你的生活,可能是一个简单地微笑,一次紧紧地握手,或者是一部普通的电影。
电影《绿皮书》一直保存在电脑的硬盘里,夜深人静的周末,家人孩子已入睡,这时是我自由的时间,打算通过电影放松身心的疲劳,忘记工作上的烦恼。
这部电影,是近两年来,最让我感到心情愉悦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主要讲的是:美国黑人和白人的一次旅行。
在电影中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是著名的黑人钢琴音乐家,一个是歌舞厅里游手好闲的白人混混,在这次旅行中,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快乐还有成长。
音乐家教小混混写情信给爱人,教会混混人生选择,混混帮助音乐家走出孤独,并且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麻烦,相互影响互相成长。
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
对于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朋友在一起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成长,这样的友谊才有意义,才能更持久。
黑色的皮肤衬托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在弹奏完毕后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洁白”的笑容显得更具魅力。重要的还不是这个笑容,而是黑人音乐家在黑人小酒吧里弹奏时感受到的放松与快乐,远比在富丽堂皇的别墅为高贵的白人弹奏开心得多。
因为他知道在这里没有歧视,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台下,他都能获得尊敬,所以他后来在台上与其他人合奏的时候,他开心的站起来半蹲着弹奏,脸上堆积着的笑容,让作为观众的我也为他开心欢乐,并且跟着电影里的音乐舞动着我的双肩。
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一部电影,都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
黑人音乐家在去别墅弹奏之前,问过小混混:“你要进去吗?”,小混混没有选择进去,而是站在外面聆听和其它司机赌博玩色子。
音乐家给予小混混选择的机会,这个机会能够近距离的欣赏音乐,与更有学识、更有涵养的人接触,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点。
人生当中,时时刻刻都是在选择,你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为伍,选择整天打牌打游戏还是阅读运动,最终的结果是不同的,时间会惩罚那些自己选择错误的人。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选择决定命运,是在书籍《财富自由之路》里,印象很深刻。
一部电影,能够让观众感到快乐与成长,这就是一部好的电影,所以强烈推荐。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6)
《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机一次南方巡演,两人从排斥到最好成长一生挚友的故事。
刚开始清晰的记得白人托尼对黑人的态度,影片设置了一个小段子,一家人在热闹的团聚,两位黑人维修工帮忙修理家中的家电管道,修理之后托尼妻子给黑人修理工打了两杯水,之后黑人使用过的杯子托尼就直接丢进垃圾桶,反忖到后来托尼对黑人重新认识并且邀请黑人唐。雪莉去家里过圣诞节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终唐。雪梨突然孤独主动带着红酒去托尼家,并且他们相拥一起整个托尼家人那吃惊的表情有个特显。
前后的差别让人感动,又值得深思,种族歧视在1962年,美国这个国度是多么痛的领悟。这部电影却玲离尽致的表现出来。
还记得一个画面,托尼和雪莉的车开到半路车熄火了,托尼下车修理,雪莉也下车感受下旅途美丽的阳光,这时镜头切换到对面的农场,一片黑人在农田不辞辛苦的劳作,一位农夫看到雪莉,然后大家相继放下手头农活,齐刷刷的眺望着雪莉。大家可以随意猜测当时黑人心中的感受,是羡慕还是嫉妒还是什么…总之导演的设置让我无不称赞,奥斯卡奖实至名归。
电影除了在场景设置上用心,在整个故事间的交流和台词的设置上也非常有启发和思考。雪莉作为当时为总统演奏的音乐家其实已经非常不错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谋生,但是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他选择了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方去巡演。绿皮书也是为黑人定制的特别行程安排。
很多人的孤独,其实是他们选择孤独,选择放弃勇气,放弃迈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结尾,也是圣诞节,托尼和家人一起欢聚一堂,雪莉却一个人空守一座大房间,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雪莉最后却拿着红酒去了托尼家,这时他们的友谊才开始继续升华。
很多人有梦想过改变很多,对于婚姻,其实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就不一样,所以就会有冲突和争吵甚至是暴力,流血,电影中的小人物雪莉希望通过这个钢琴曲去化解矛盾,用自己的专长去改变人们心目的观念是需要非常强大的勇气的。钢琴不是白人专享,音乐也是白人专享的,他是世界的,这个过程他背负着很大的责任,因为肤色他的巡演变得特别崎岖,这也是电影选材的用心。
最后推荐大家一看,相信也会给你不一样启发和体会。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7)
这也是一部关于萍水相逢,一起合作而产生了深厚友谊的电影,也是由真人故事改编。
一个白人被一个黑人博士钢琴家雇佣开车,他们去美国南方各地演出,在19世纪六十年代,黑人在南方还受到特别大的歧视,找一个白人一起同行是为了得到保护。但是白人是粗人一个,酒吧里的工作人员,黑人是钢琴家,优雅讲究。开始,相处起来磕磕绊绊,为了把绿皮书合同完成,只能互相忍气吞声。后来,白人与黑人都开始惹是生非,互相帮忙,他们渐渐理解了对方,开始友好起来。
白人与黑人分属不同的阶层,白人贫穷,黑人富有,白人没有文化,黑人是个钢琴家,自然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截然不同的。
白人开着车吃炸鸡,黑人很不喜欢,但白人非要黑人尝一块,没想到,黑人爱上了吃炸鸡,在演出地,黑人在餐单上特意让人准备了炸鸡和玉米,黑人为此很开心,从与白人的交往中得到了未曾有的小享受。白人对黑人没有歧视,当黑人在南方受到歧视挨打时,白人竭力保护,不是出于工作而是出于对黑人的尊重。黑人是同性恋,对此,白人因以前在酒吧工作很是能理解。最后白人很热情的欢迎黑人在自己家里过热闹的圣诞节。黑人在白人这里得到了理解、快乐、与温暖。
黑人教育白人要诚实,但白人很倔强,坚持地上的玉石自己可以随便带走。黑人帮白人给其妻子写情书,黑人口述,白人书写,白人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更深厚了。黑人与白人被警察抓起来,为了不耽误演出,黑人给一个高官打了电话,他们被释放,白人把这看作是可喜的事,而黑人则觉得,为此去求人是一种耻辱。黑人在最后一场演出前去一个餐厅吃饭被拒绝,于是黑人罢演,白人坚决拒绝了餐厅老板的贿赂,与黑人一起离开,去了一家黑人餐厅,在那里黑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让下层的黑人都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为了能让白人在圣诞节赶回家,黑人冒雪代替白人开车。把白人送到家之后,黑人回到自己的豪宅,一片孤独在等待着自己,于是,黑人带了酒去参加白人的家庭聚会去了。
事情一件接一件在电影中蜿蜒起伏着,给人带来了温暖。人一向愿意各自为政,这一件一件的事就像穿针引线,让人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又燃起了希望。这一路上虽然只是一段时间的相处,但他们的友谊一有了开始,却一直绵长了下去,友谊发生的条件是两个人都从彼此之处得到了温暖与快乐,理解与尊重。
一部情意绵绵的电影,陌生男人之间不止较量,也有更绵长深厚的友谊存在。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8)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绿皮书,回到家后,感觉犹如男主回家时发生了很多,电影给我了很多启发。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电影让我看到了1960年代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自己。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问题和需要提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并不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得到改变。这个世界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是物质和金钱不能够解决的。比如人的观念,国家的政治民主,开放,和自由。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汽车,冰箱,电话,电视直播和住房。已经是一个十分发到的社会。但是在社会阶级中还存在很多很多问题。特别是对黑人的公平对待方面存在严重歧视。电影中这位钢琴师,尽管他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但是由于肤色原因,还是被各种刁难和歧视。这并不会由于他的收入而改变。1960年代的美国,社会阶级方面真是非常非常糟糕。
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但是在人文,宗教,民主,言论自由,法制等等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互联网和言论还在遭到严格的管控。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鼓励。美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们的努力真正的改变了国家和世界。正如片子中这位黑人钢琴师所做的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做的也是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和世界。不要埋怨或怨天尤人,要想办法努力为社会正义公平,法制民主做贡献。美国人是值得骄傲的,因为回看到现在,他们在种族阶级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尽管他们在种族歧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可以看到,他们取得了巨大进步。黑人在美国已经得到了更公平和平等的对待。美国也已经选出了第一位黑人总统。中国也需要努力,改变人的观念和想法,创建更法制和民主的社会。
同时,片中的钢琴师给我了很多的启发。记得以前有一句话叫做:主要看气质。影片中,无论这位黑人钢琴师面对多少的刁难,他总是很坦然的去面对。从来不怨天尤人,从来不抱怨。就犹如他选择了去美国南部去巡回演出,路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从来没有听他抱怨为什么要来这里,早知道我就不来了云云。或许他心中怀着更大的理想。或许这就是他的气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时候我们可以控制,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如果发生了,我们会怎么面对呢?主要看气质。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9)
前几天,我看完了这部电影。
和名字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部充满术语条例的政治片,相反的,在一路向南的旅程中,独属于上世纪,野性的,畅快的美国,在黑人摇滚乐和爵士乐明快的节奏中逐渐的成型。
一个社会底层的白人,托尼,得到一个工作的机会,为一位黑人钢琴家,唐,当巡演司机。一个连黑人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的白人,会与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开着车一路南下,从城市到乡村,从文明到落后。歧视黑人的氛围越来越浓重,这时《绿皮书》作用,便慢慢提现出来,与其说是绿皮书,不如说是一本黑人的生存指南,上面标注了一路上黑人可以住的酒店,可以进食的餐馆,密密麻麻,俨然一部严肃的法律条文。无奈的是,更过分的事情不断发生,钢琴上被堆满垃圾,晚上禁止黑人出没的日落镇,为黑人提供的“像家一样”的破落杂乱的旅馆,贵为钢琴家却只不过是白人消遣的工具,从琴凳起来的那瞬间,所受的尊敬和掌声烟消云散,与他们而言,他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老黑”。
看到这里,或许你们会觉得这是个注定悲伤的故事,其实不然。
南下的路途中,托尼与唐在朝夕相处后,渐渐被他的才华所征服。更了解到唐与常人不同的,喜欢思考的,追求平等的,高尚的灵魂,它不会因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这个过程里,与其说是抛去世俗成见的修行,不如把它看成一次互相的救赎。处于社会底层的托尼,在唐的指导下开始写充满诗意的信件,开始学会平和的对待别人,开始平等的对待以前所不屑的群体。影片中温暖的内核也逐渐揭开。
除了相互的救赎,影片更体现出的是一种对平等与自尊的向往。当唐的车经停南部一个农场时,被雇佣的黑人劳动力起身注视这位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同胞时,他们眼神的空洞和一些看不出情绪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后来想想,两个人,一个为黑人开车的白人,一辆车,不正给了那些深色人种以新的希望吗?
还有一幕,影片快结尾时,唐因为被邀请他举行圣诞音乐会的地方禁止与白人一同进餐,而勇敢的拒绝演出,我想,这也是追求平等的缩影吧,虽然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成见,但正是一个不断向好发展的微光…
一个温暖,诙谐的内核,救赎的不仅仅是那些深色的外表,更是那些披着美丽外壳却黑暗的灵魂。
《绿皮书》在当下的社会中,不应该是黑人逃避伤害的港湾,更应变成他们争取权利的通行证。
希望你们,也看看《绿皮书》。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0)
《绿皮书》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黑人与白人友谊的故事,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种族歧视仍然是有的,只是不如以前深,这对黑人们来说太不公平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在早春初现的一个下午,观看了一部奥斯卡得奖的影片“绿皮书”。故事的背景是发发生在20世纪的纽约,一个主人公是刚刚失业还承担养家责任的白人托尼,他有一个漂亮、温柔、大体和知性的一个妻子,还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子。此时的他,不得不为了50美金的报酬而参加了一个吃热狗的对赌比赛,26个热狗的成绩赢了这50美金,也给了妻子做丈夫的一份责任—下个月的房租有着着落。另一个主人公是音乐博士正准备找一个司机去南方巡演的黑人雪利。
一个应聘一个找工作,一拍即合,周薪酬125美金,时期2个月。巡演开始,影片的正文也随着巡演的开始开始了。一辆开往南方的绿皮车载着2个人,车上有一本绿皮车,上面有此次巡演的城市,去时正是10月的金秋,约定的归来时间是圣诞前夜。
此时的美国,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各个州对黑人的歧视程度也不一样,除各别州外,有些州的酒店不允许黑人酒店入住,有些州的餐厅不允许黑人酒店进餐,故事围绕着种族歧视,围绕着2个主人公观念和文化的相互渗透而展开。
黑人艺术家博士雪利,初使温文尔雅,衣服西装革履,吃饭只用刀叉,从来没有食用过肯德基的鸡翅。随着影片的进程,托尼处处扮演着雪利拯救者的着色,从酒吧处解救雪利2次,一次是酒吧老板要把雪利扣留下来刷盘子,一次是雪利在酒吧点酒时露富,险些遭到抢劫,托尼救了他,托尼有一把枪随身携带。
托尼要经常往家里寄信,因为打电话太贵,写信便宜,但初使托尼写信时只是流水账,雪利教会了托尼写信,从流水账到诗情画意到真情流露,托尼的妻子很是享用,在亲戚朋友面前读丈夫的来信,成了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就这样一路走来,两人从陌生到熟悉,各自教给了对方做人的道理,共同面对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雪利学会了徒手吃鸡,而托尼学会了生活中的细节,不乱扔垃圾,注意小节。
在大雪肆虐的圣诞前夜的晚上,他们开着绿皮车载着绿皮书终于回到了纽约。此时,雪利在开车,托尼在车上睡觉。为了能让托尼在约定时间回到妻儿身边,没有答应托尼住汽车旅馆的要求而是替下开车疲惫到已睁不开双眼的托尼,风雪兼程中回到纽约托尼的家中。
雪利巡演是为了钱吗?不是,在纽约,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地方,拿着是巡演三倍的收入,出入高级场所,受人敬仰。而在巡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事情,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影片结束了,2个小时的时间,诉说了一段历史往事,一段真情,一段美国历史上与种族歧视斗争的革命史,虽然只是冰山一角。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1)
言归正传,说一说《绿皮书》——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吧。
该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背景是美国对黑人有严重歧视的时代。绿皮书是那时的黑人出行指南,例如标明着各大州哪些旅馆和餐厅允许黑人进入。这部电影没有大制作,却能给人很大的触动和治愈感。电影的主人公是对黑人有偏见的意大利裔白人&优雅富有的黑人钢琴演奏家(主角居然是《指环王》里的阿拉贡,苍天啊才认出来,优秀!维果特意增肥了36斤,但还是很帅的!马赫沙拉真的很棒,又一次奥斯卡男配!)两个人对彼此都各有偏见,却在一段巡演的路上和相处中渐渐地放下对彼此的偏见,相互温暖,并成为一生挚友。故事中穿插着许多元素,包括尊严、勇气、友情、爱情、亲情······
1.关于尊严
在存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黑人钢琴演奏家作为一个黑人,要面对白人的歧视;作为一个富有的钢琴演奏家,要面对黑人的排斥。正如他所说,他不被黑人所接纳,也不被白人所尊敬。演奏时他只是白人富人的玩具,下台时他仍旧是被人歧视的黑人。不能试高档西装、不能和白人富人同用一个洗手间、就算是被邀请演出,也不在大厅里堂堂正正地和白人们一起吃饭。一路巡演下来,钢琴家遭遇了很多的歧视和不公,但他都优雅体面地隐忍着。在意大利裔白人因为一个警察的话惹恼了自己,给了警察一拳,并由此入狱后,演奏家告诉他,拳头只能制造出更多问题,只有尊严才能战胜一切,而尊严有时也来自背后超越常人的隐忍。在最后一场巡演中,演奏家被拒绝进入餐厅吃饭。而这时,他又用另一种方式捍卫了尊严,大步地走过了餐厅,取消了这场演出,餐厅里的黑人服务员都不由自主欣慰地笑了,好像他们因为演奏家而获得了自己的尊严。
2.关于勇气
“谢利博士本来可以留在北边,在派克大街派对上广受追捧,拿着三倍的钱。但他想来这。”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博士本可以在北方享受着更高的荣誉和追捧,但他宁愿舍弃金钱、名望、甚至是尊敬,忍受着冷眼和歧视到南方去巡演,为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地打破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地位差距和种族不平等。而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光靠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大的勇气。电影中还有一幕,两位主角的车在南方路边抛锚了,意大利裔白人下车修车,黑人演奏家西装革履下车等待。而对面就是一群正在耕田种地的黑人。他们停下手中的活,看着路边的谢利,像是看着什么不可思议的戏剧。可能在他们眼中,他们不知道原来黑人也可以穿得如此体面;原来黑人也能雇佣白人工作。他们看着彼此,沉默不语却又胜过千言万语。
3.关于友情
两位主人公一路上经历了种种,最开始互持偏见,到最后却互相拥有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白人一路上保护着黑人,从欺负黑人的流氓手中、警察手中将黑人救出。最初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顺利拿到薪资,但是到最后确是慢慢地注入了自己的感情。而黑人也一路上在教给黑人,告诉他要隐忍、要有尊严、要体面、要诚实。种族和品格上的反差更具有冲击力。他们一起喝酒、一起吃炸鸡、一起被关、一起淋雨,这些一起的经历让彼此的人格更加完整、生活更加有趣。这不就是友情的真谛吗?现实生活中,两位主人公原型也是挚友。
4.关于爱情
电影里关于爱情的表述较少,主要体现在白人写给妻子的.情书中。远走南方,白人有机会就会给妻子写信,刚开始写的都是流水账,后来在黑人的指导下,白人写的书信变成了更有诗意的情书。这些细节的加工更能让爱人之间的感情加深,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让对方感受到无所不在的安全感和诗情画意。
5.关于亲情
意大利裔白人是一个平凡无奇的白人,有很多家人,家里陈设简单,却很温馨。黑人演奏家是一个及其富有的黑人,只有一个哥哥,彼此却不肯互相联系。圣诞节平安夜,黑人望着屋子里了奢华的陈设,神情却无比落寞;另一侧,意大利裔白人和一家人平淡却快乐地享受着节日。背景的对比极大地烘托了反差的氛围。白人对黑人说,主动联系哥哥。任何感情都可以治愈孤独,勇敢迈出第一步,世界上就少了两个孤独的人。在这个孤独成瘾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很幸福,而幸福与否的选择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整部电影平淡叙事,却也轻松搞笑,画面处理很好,音乐很好听。严肃的种族问题没有大悲渲染,而是穿插着很多治愈人心的主题,以轻松搞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很平静,仿佛自己和他们一样在路上。在路上了,就不会只顾着自己的手头工作和作业,不会计较私人恩怨和个人得失。因为生活那么美,要分清主次,不要浪费时间,心开阔了,世界就大了。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2)
这部电影是大儿子,年初三回杭州时,强烈推荐我看的其中一部。第一次打开投影时,看见是老外都是用英文对话,影片一开始就是打打杀杀的场面,令我起了反感心,我就有了强烈的对抗心里,把这部电影拒之门外。
儿子到杭州时,就问我这部电影看了没有,知道我没有看,嫌看英文太累了。忍不住的又劝我:“绿皮书是去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马云去年最喜欢的电影,你们要学会欣赏这种电影啊!多看看字幕电影。”
让他这么一说,又和森宝打开看,这小不点嫌我不喜欢看英文,他还想了办法看中文版的。这下可把我的兴趣爱好给提高了不少分贝。和森宝一起看的那晚,太累没看多少我就睡觉了,孩子是把整部电影都看完了。
昨晚上,第三次打开此电影,下定决心晚上必须一口气看完。森宝在边上给我解释电影里面的故事情节。一看才发现,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义的。也是我第一次,才能了解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岐视,黑人在白人眼里,哪怕黑人是很优秀的,只要下了舞台,黑人还是那么的没有地位。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粗俗暴力,在夜总会里打打杀杀做保镖的意裔美国人托尼。因为托尼工作的夜总会关门装修,家里需要一份工作赚钱养家,马上要交房租都还没有着落。某一天,托尼带着孩子去吃汉堡比赛,一口气吃了26个比别人多了2个,赚回来了50块钱时。正好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应聘一位音乐博士的司机面试,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总比去吃汉堡比赛强吧!
来到面试才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是黑人古典乐钢琴家唐,原以为是医生。他需要一个司机兼保镖,托尼也是好几位唐的朋友介绍过来的,说这份工作托尼可以胜任。司机负责唐在南方巡演过程中的接送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因为南方种族歧视严重。家人一听说为黑人工作,都忍不住的岐视声。托尼虽然不想带来没有必要的麻烦,但还是接受了工作,毕竟他很需要钱。所以报酬比平时报得高了些,夫人也同意托尼去,条件就是要记得给她写信,圣诞节前要回来。
出发时,唱片公司给了托尼一半的工资,另一半工资是必须要安全的完成所有区域的巡回演出,如一个地方耽搁了,剩下的工资就没有。还给了一份绿皮书指南,上面写着在南方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不在内的餐厅餐馆是只限白人。接过任务后,托尼特别有信心能够完成。告别亲爱的家人们,启程出发到达南方。
这一路上,托尼和钢琴家唐原本是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两人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基本没有什么交集。托尼简单粗暴满口脏话,不行就大打出手,可以边开车边抽烟边吃肯德基,还时不时的把垃圾往外面扔。这对唐来说,有许多的不习惯,但也有许多的无奈。
唐的每一次演奏,在台上都能换来无数的掌声。可是一旦走下舞台时,连上卫生间的资格都没有,甚至是买西服,因为是黑人宁愿不卖,去酒吧喝酒时,被别人暴打。开到一段路迷路时,警察见到里面做着黑人,下着大雨就要唐下车,种种的黑人不公平的待遇,托尼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挺身而出,要求唐下次要出去一定要带上他。
托尼经常要给爱人写信,每一封情书经过唐的指点后,写得都特别的动情。艺术家和保镖的文化水平,那是截然不同的。写着写多了以后,托尼自己也会写了,两人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入。
最后一站巡演时,钢琴家唐换演出服的地方都是杂物间。当唐换好衣服时,因为肚子很饿了,想去用餐结果被白人拒绝。后来没有办法接受,哪怕要付赔偿金宁愿取消演出。而唐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人,他学会了捍卫自己的权益。当他们俩人走出来时,走进了黑人的酒吧,得到了很多黑人的认可,知道唐是钢琴家时,就请唐表演大肆享受了音乐的乐趣和喜悦。还吸引了许多的黑人来奏乐,一起分享着这份美好的快乐。
圣诞节当天回家的途中,遭遇了狂风暴雪,这次轮胎没气压,碰到了没有歧视的'警察的提醒。托尼在途中实在吃不消,选择放弃回家,想到旅馆休息了。唐就让托尼休息,他自己冒着大雪把车开到托尼的楼下,把托尼叫醒后,自己在开回家,任托尼挽留唐到他家过节。
托尼的家境虽然很穷很暴力,但是他的家里总有一屋子的家人,在家庆祝过圣诞节。爱人一次次看着窗外,已经过节了,怎么托尼还没有回来。有爱人的等待是温暖的。托尼一进家门时,爱的气息扑面而来。没过多久,唐手棒着香槟出现在托尼全家人的面前时,大家喜出望外。
洞见:岐视种族,给对方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影片比较真实打动人心,一个人时代的显现,让我们对过去岐视加深了了解。钢琴家唐和托尼,两人不在同一个层次,又是不同的种族,在巡演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崎岖。这些经历促成了两人跨越种族和阶级的友谊的故事。结局是很温暖人心的,彼此之间的相互成就是最重的纽带。
我还是特别欣赏唐,在被白人的岐视下的勇气,还要参加巡回演出。唐曾经说过:“因为光靠天赋是不够的,改变大众的想法需要勇气。”想用音乐来改变人们对黑人种族的看法。一个人的梦想是支撑着你走向成功的方向。托尼的一句话:“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点亮了唐同时也点亮了我,也点亮了看《绿皮书》的观众。
我们愿意做自己心中的英雄,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白云,改变可以改变的。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3)
最近总是在家呆不住,要出去逛逛,走走,没事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所以,说走就走,买了两张《绿皮书》电影票,和闺蜜兴致勃勃的奔向电影院了!
你要问我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的故事。但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该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注意,这里的托尼是白人,唐是黑人)。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虽然是一部外国影片,说的也是英文,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观感,影片中主角之间的对话时而幽默,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我们是完全沉浸在其中的,可以说拍得非常好了!
今天,我主要想说的是托尼(白人)的一系列变化,真的特别有意思!
影片的开始,托尼的妻子叫了两个黑种人到家里修理东西,临走的时候,他的妻子倒了两杯水给那两个黑人喝。结果,等黑人走后,他一直不停地看向那两个杯子,眼神里透露出藏不住的不适感,最后还是没忍住,把那两个黑人喝过的杯子毫不犹豫的丢到了垃圾桶。看到这里,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种族歧视这一思想,可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让人意想不到。
由于托尼需要钱,而暂时又没有工作,唐又给的价钱到位,所以,即使他打心里不是很乐意为唐服务,但谁会跟钱过不去呢,于是他们就成为了合作关系,也是一道风景,一个白人为黑人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托利连唐的行李都不愿意碰,就因为他是黑人,每次开门都要用手绢擦车门,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打心底不愿意接触唐的!
可是,随着巡演的进行,一路上他们之间虽然有磕磕碰碰,也有吵吵闹闹,渐渐地,托尼发现唐并不是那么讨厌的,他感觉到唐并不是真正的开心,唐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喝酒,于是,托尼试着靠近唐。
他们之间总之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托尼鼓励唐吃炸鸡,还是用拿着吃,要知道唐是非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的,毕竟他可是受过很好的教育和教养的人,这也恰恰是托尼和唐有意思的地方,原本地位低下的黑人唐才应该过着底层人民的生活,可他却是有着高超技艺的钢筋家,但依旧不被白人接受,人们只是拿他当演奏的老黑看待!比如唐被酒吧的白人欺负,托尼伸出援助之手,救唐出来。再比如由于天黑,路况不好,他们误入了村庄,被警察关起来,就因为该区域不允许黑人进入,最后还是唐打电话给高层,才获救了!这样的事情一路上发生了很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到最后,唐和托尼居然成了可以拥抱,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这期间是两颗心的逐渐靠近,其实,也是两个人的自我救赎和彼此救赎!影片的最后,唐来到托尼家,跟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皆大欢喜,托尼也不再排斥黑人了,因为他收获了朋友,唐!
其实,整部电影看下来,既诙谐又引人深思。就因为肤色不同,就剥夺了他们做为人的权利,不让他们靠近白人的生活区,不让他们和白人一起吃饭,哪怕你是很著名的演奏家,依然享受的是低人一等的对待。尽管高中历史也学过,三角洲贸易,那些被卖的黑人奴隶,他们的生命简直还不如蝼蚁,真的有些可怜他们!好在,唐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虽然活得辛苦了些,孤独了些,最终也收获了朋友,收获了自尊,收获了自己的人生!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4)
《绿皮书》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受雇于黑人音乐家的白人司机和音乐家到美国南部巡回演出,而遭受到种。种歧视的故事,这部电影是在呼吁人们反对种族歧视。
绿皮书是黑人司机的必备手册,里面罗列着所有专供黑人住宿的旅馆。
电影里有许多场景都体现着强烈的'种族歧视,比如说音乐家雪利博士在演奏完钢琴曲后想上洗手间,而当地的管家却让他到来回需要二十分钟的黑人旅馆里面上洗手间,白人宁愿延误演出,也不让黑人在白人场所里使用厕所。甚至有一次在演出前,所有客人都在餐厅用餐,而雪利博士被拒之门外!为什么所有白人观众都可以在餐厅内用餐,而作为当晚主角的雪梨博士反被拒之门外?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肤色不同!
白人凌驾于有色人种之上,这是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即使像雪利博士这样的黑人演奏家,在台上用精湛的技艺,给白人们带来美妙绝伦的艺术享受,每次演出都赢得白人们的高度赞扬,但当他走下台后,又立刻回到了那个被白人贬低的,看不起的黑人。
白人司机刚开始对此不以为然,但当他看到雪利博士遭受种。种刻意的刁难,无端的欺凌,仍坚决维护自己的尊严后,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开始痛恨那些怀有种族歧视的人,最后甚至与雪利博士成为了好朋友。
所有人都应该是公平的,人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看完《绿皮书》,我更加觉得要公平地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无论他是什么肤色,无论他来自何方。
绿皮书观后感300字(精选篇15)
《绿皮书》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喜剧电影,通过巡演过程的经历来直面种族主义与道德伦理,结局引人深思乏味。 本片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于20_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3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是一部实至名归的优秀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机兼助理托尼两人一路南下,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经过一系列波折以后,重新认识彼此、尊重、改变彼此,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纯真友谊。
唐站在舞台上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师,但是在台下确实一个尴尬的存在,既不被白人所认同,又不被黑人群体所接纳,孤独地让人心疼。 司机托尼虽家境窘迫、暴力、痞气,却拥有一屋子温暖的家人。并在旅途中将家庭的温暖传递给孤独的唐,两人最终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