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
《一曲难忘》是一部由查尔斯·维多执导,保罗·穆尼 / 梅尔·奥勃朗 / 柯纳·王尔德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篇1)
全片有两处被戳中:
1.伯爵家的晚宴.做贵族真爽啊......坐拥烤乳猪和肖邦本人.......极乐世界不过如此把......(我个肤浅的人类.....)
2.李斯特第一次弹肖邦的"波罗奈舞曲"说:I would like to shake your hands, but I don't want to stop.音乐天才们的对话怎么辣么酷.....
导演选角的眼光也很独到
Professor演技过硬
饰演李斯特的那位外貌神似本尊
乔治桑扮相惊艳~
男主把肖邦集脆弱与单纯为一体的特质也演绎得丝丝入扣.
好多人说战狼是爽片,
这片对我来说才是爽片呐!
何必纠结史实的细枝末节,
王尔德说得多好:"The very essence of romance is uncertainty. "
还有一个小猜测,就是到巴黎之后教授带肖邦去的汇聚各路名流的咖啡厅" cafe de la boheme"没在网上搜到对应的店,可能是以蒙马特高地的"Cafe De La Paix(和平咖啡馆)为原型的吧?
后悔当时在华沙没进圣十字大教堂看一看。
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篇2)
小时候,肖邦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坛上的人物,但仅仅是因为学他的曲子,至于什么爱国主义音乐这种洗脑教育都是后来才有的事情,对于他的音乐本身,我没法体会到那么直接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什么的,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一颗纤弱敏感但又满怀激情的心。
至于这部电影,我总是体会到一种国产爱国主义教育片的味道,很难相信这是好莱坞拍的,不过饰演肖邦和李斯特的演员们的钢琴功底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影片中乔治桑的形象似乎被黑化了,而且许多情节和音乐根本违背史实,比如那首幻想即兴曲明明是肖邦到了巴黎以后创作的,可片中硬是让他在波兰和帕格尼尼一起演出时弹给沙俄贵族,英雄波兰舞曲算是肖邦较晚期的作品了,可片中居然让肖邦刚来到巴黎时就把它送给出版商。整部片子完全违背肖邦的真实性格,恶意拔高,塑造了一个假的高大全的肖邦形象,如果给学琴的孩纸看了,搞不好会是一种误导。
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篇3)
《肖邦传》作为一部关于音乐家的传记电影,除了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之外,还含有大量的音乐元素,成为音乐电影也不为过。本片中导演在大量的情节设置方面巧妙地运用到了肖邦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对电影情节和故事发展起到了铺垫、加强故事的叙事性的作用。再穿插的音乐作品中,并没有使人觉得不足、多余,而是非常连贯地衔接了故事的发展,稍许遗憾的就是音乐的插入未免显得头重脚轻。电影前半部分是讲肖邦的“奋斗史”,自然是没多少音乐作品的插入。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很少地介绍了肖邦音乐天赋是受到哪位大师的启发,记得他是有弹奏过莫扎特的作品,但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神童,他的创作就感觉是突被雷劈中了瞬间爆发出涌流般的作品。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一个人的创作是离不开前人的脚印的。
电影的后半部分,不断出现与李斯特的合奏,一个人的独奏,音乐会,各种音乐会、、、出现频率最高的曲子自然是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了。电影貌似在给我们透露一个信息,“人到了那个岁数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这些作品”。音乐的插入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引申出来的。音乐引用的头重脚轻自然也说明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脱节,并没有具备讲述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值得费解的是,在听了乔治桑的一番劝导之后,肖邦干吗去了?故事里好像就没他这个人了,知道他这个人也是在其他人物角色的口中得知的。然后,突然他就怎么病了呢?临近尾声,肖邦有突如其来的爱国热情,天啦!爱国热情不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吗?为什么我没看到?不断地开音乐会,不断地向我们展示他的爱国热情。导演本想借他在各国的音乐会的表现(病情逐渐加重的表现)以此来将他的爱国热情推至高潮。不过殊不知,这一分多钟的波兰舞曲的剪辑,让人觉得稍显累赘。不过这也是当时电影的一个审美取向,注重表现主义,好像就只有他在音乐会上不断憔悴的脸才能证明他是爱国一样、、、
说到人物设计方面,很明显男一号是肖邦,(没有女一号,因为如果把乔治桑说成女一号的话,那么埃尔斯纳教授就是男一号了)女二号乔治桑,男二号埃尔斯纳教授,还有一个男三号不要忘了,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大人、、、人物的戏份也就这样分配好了。然后现在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时地提醒下这是《肖邦传》!尤其是到后半段的时期,我只知道乔治桑不停地跟教授“争风吃醋”,在争夺对肖邦的统治权,可就在这时,肖邦去哪儿了?肖邦说:“我还是一边儿凉快去吧......"悄悄滴躲起来在创作呢......埃尔斯纳教授取得主动权时,肖邦就出现了,在卖力地展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呢......其实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不是肖邦,你或许会说:“这是肖邦传呢,肖邦不是卖点难道是埃尔斯纳教授啊?”是的,你答对了,最大的卖点是埃尔斯纳教授,埃尔斯纳教授可是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肖邦小的时候他在,成名了他在,死了他还在。整部影片的笑点、哭点全在埃尔斯纳教授。当他得意洋洋的时候你会笑,当他被肖邦避而不见的时候你会沮丧。乔治桑的出现本来是件好事,后来转变为一场“财产争夺战”。我也不知在他们的爱情里发生了些什么?发生过什么?只知道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乔治桑的胜诉,然后他们就一直同居着。后来埃尔斯纳教授胜诉,乔治桑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因此与肖邦“老死不相往来”。这样说来最有意思的是乔治桑与埃尔斯纳教授的撕逼大战......
最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曾几何时我在音乐书上看到肖邦死后受到万人景仰,并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场面之宏大。可是看到电影的最后是以肖邦“无奈”地躺在病榻上含泪而去,此时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我仿佛看到埃尔斯纳教授在那里说:“看,最后还是我赢了,肖邦照我的意愿完成了最后一件事!”确定这部电影是讲的肖邦吗?肖邦就情感而言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然而本片没有讲述他的心脏运回波兰此等大事就算是电影的主题跑偏了。不过也只能理解为当时的拍摄条件相对较差,资金短缺,不能让我们观看那么高专业水准的音乐家传记片吧......
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篇4)
一个人总会有被人记住的特质,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历史掩埋多深,那些必然的闪发着天然光芒的人或事,始终会被社会留住和传颂!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天生的音乐天才,波兰精神的最好诠释者。被世人记住,或许只因为他那些美妙的钢琴曲,以及浪漫的“钢琴诗人”称谓。音乐给了他生命,而波兰给了他灵魂,过早的离开波兰却再也没又踏上故土,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他的音乐透着波兰的精神,寄托着这个远离故土的孤儿所有的情感,音乐成就了世界的肖邦,却抹不去他内心的那一丝落魄的孤寂。从华沙到巴黎,从巴黎再到西方诸国,从沙龙到大型音乐舞台,他留下了太多惊艳的音乐。个性、独创、精致是他音乐独有的标志,优美、文雅、细腻是他作品的精髓,从波兰舞曲到玛祖卡,从练习曲再到夜曲,音乐的创作支撑着他对波兰的思念。
电影《 A Song to Remember》虽然只简短的诉说了肖邦的一生,却完完全全呈现出肖邦的性格、思想及情感。不去探究电影中诸多的细说成分。只需要大家静静欣赏剧中的每一首钢琴曲,美妙动听的同时感悟大师传奇般的人生。与李斯特的友情,与乔治·桑的爱情,与波兰的故土之情......没有完美的人生,却无法否认生命的精彩原本就存在于你每一天的生活之中。或许逃避,却始终保留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或许懦弱,却始终明白人需要活下去的勇气,既是远离了故乡泥土的芬芳,却永远难忘内心波兰的烙印!
舞台终会落幕,音乐总会结束,一曲难忘。肖邦就像是波兰国徽上的白鹰,纯洁而不屈,用音乐寄情与祖国,用生命诠释着波兰的精神,用一生的创作留给了世人太多的精神财富。
肖邦传一曲难忘电影观后感(篇5)
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上小学时,班里流行周杰伦的《夜曲》,其中有一句歌词至今记忆犹新,“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纪念我逝去的爱情”,关于萧邦的人儿因此留下了悲怆忧郁的印象。直至看到《一曲难忘》迸发的饱满感情,才称得上接近萧邦的世界。天才的美誉固然惹人艳羡,可天才的心灵之曲让人唏嘘不已,抗争中的艰难取舍,抉择中的悲壮力量,谁又能真正懂得?
一、人生一大幸事:成就英才之名
对天才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萧邦的恩师,埃尔斯纳教授是他慧眼识珠的良师益友,是他不卑不亢的人生向导。
埃尔斯纳教授在乐评人的讥讽中能屈能伸,悉心栽培萧邦,甚至为萧邦的巴黎之行攒钱。他苦心积虑地把萧邦往扬名世界的路上引导,不惜与他的距离愈来愈远。不名一文的萧邦在巴黎碰钉子,他屈尊与人逢迎阿谀,竭力“推销”萧邦。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追求,甘心当他的仆人、随从与经纪人,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他单纯真挚,爱徒如子,既有师徒间的严厉苛求,又不乏爱护有加、纵容溺爱的温情,可以说他成就了萧邦的事业,升华了萧邦的人生。
埃尔斯纳调侃诙谐,可歌可泣的是他虽为德国人却拥有同波兰人一样的爱国热忱,他嬉笑怒骂,他也说音乐和爱国是一样的,都是世界相通的,因此他积极创造条件让萧邦参加爱国集会,也才有了萧邦拒绝为俄国屠夫演奏的佳话。萧邦的很多作品于浓郁的浪漫主义中饱含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祖国命运的关注是他音乐的一个重要主题,不能不归于埃尔斯纳教授的影响。
他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一心为别人着想。他不愿承认萧邦与他的疏离,不遗余力地为肖邦辩解撒。即使在他为了使肖邦尽快出名花光积蓄,即使在他被房东太太讥讽轰出旅馆时,仍然没有放弃对肖邦回到身边恢复自我的希望,仍然倔强地留在巴黎。他承受内心的煎熬,劝萧邦举办巡演,他只是顾虑萧邦的声名。他放下心结去求刻意使乱的桑夫人,在萧邦人命危浅时他编织善意的谎言,他只是不忍高徒失望。萧邦何其幸运,遇到了埃尔斯纳教授。
结识乔治·桑之前,埃尔斯纳总是以幽默风趣的形象出现,后来的境况却不免凄凉。他祝愿萧邦与乔治•桑度假快乐,却难以掩饰自己的不舍;他违背自己的遗愿一次次地跑到乔治•桑那里,忍辱负重地要求与萧邦见面。他见自己的学生需要引荐和预约,他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似乎不愿见他而黯然离去。于是不再言听计从的萧邦放下了象征力量的《波兰舞曲》,改写华丽优雅的舒缓夜曲。
尽管他向康丝坦蒂谎称萧邦答应巡演筹款的承诺,但这同时也是他最初的信念,他不相信自己的爱徒是一个徒有才华、贪图安逸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一番劝说让身处温柔乡的萧邦幡然醒悟。埃尔斯纳毫无保留地把一辈子都给了萧邦,让萧邦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骨气的波兰人。
《波兰舞曲》的演绎激荡着萧邦骨子里的爱国热情,在波兰精神的洗礼中,萧邦重新找回了自己命运的方向。
二、人生一大憾事:背弃缪斯之路
乔治·桑在萧邦的感情生活与艺术创作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舒适清幽的生活环境和源源不断的灵感。
乔治·桑是一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具有男子阳刚气概的名作家,桑夫人在萧邦尚且不名一文时,为了改写社会名流的非议,联合李斯特用掉包计推出了萧邦。萧邦无法摆脱乔治桑为他设计的生活,他生活在桑夫人控制的阴影下,一言一行都受到乔治桑的影响,她的专横更衬托了萧邦性情的柔弱。乔治桑高瞻远瞩地指出萧邦应该进行作品创作,发挥他的才华,远离商业性喧哗的演出、远离消耗天才精力的浮华。
萧邦敏感的天性,对于命运和艺术创造力的忧虑不安犹如双重的枷锁,压抑在萧邦的心头。萧邦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来唤醒他心底的热情,而乔治·桑在他无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艺术的生命力。爱情的滋润使他的创作充满了活力,可桑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毁了萧邦,巴黎的社交活动吞噬了萧邦的健康。
乔治•桑对羸弱的萧邦充满了占有欲、支配欲。她使尽妩媚和威严说服萧邦留在自己身边,甚至剥夺他举办音乐会的愿望。她出于对萧邦健康状况的考虑,可以不顾世人的非议。她出于对天才音乐创作的期望,全方位的限制和束缚萧邦。阴郁的萧邦只能把心事说予钢琴,在桑夫人的专横中无所适从。可世事难料,桑夫人为萧邦心心念念安排的人生和事业却败给了萧邦永远摆脱不了的身份——波兰人。
当那抷象征故国情结的土攥到手中时,当桑夫人凌厉的干涉已经违背了萧邦固有的道德感时,当创作事业与民族正义感冲突时,当独立个体忧虑烦闷的思绪无从排解时,当独善其身与穿燕尾服必须做出选择时,乔治·桑夫人令人生畏的坚决葬送了他们琴瑟和鸣的桃源生活,也结束了萧邦最光辉的创作高峰期。
三、索性让音乐去说话吧
提到萧邦,必先称其爱国,好像他的最大意义是他的“爱国”属性,毕竟无论身处哪个国度哪个年代,爱国总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就像恩师解释的那样,巡演凝结的波兰精神是不灭的。恩师站在公知的时代潮流里,奉告萧邦应该怎么做妥当。“回家吧,回到祖国的怀抱”。萧邦的音乐被人们热爱的原因也许是,心在低处,强烈的爱国情操使他的音乐凝结了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
爱国是他绕不开的标签,但后人评判的第一价值还是音乐,让其功业不朽的闪光点依然是他的音乐才华。只可惜萧邦不能选择与怜惜他才华的红颜知己安心创作,就如桑夫人坚持的那样,爱国募捐的巡演摧毁了天才的生命。桑夫人站在艺术的历史高度上,劝勉萧邦“创作才是更高一层的艺术追求”,不可辜负自己的才华。萧邦之所以有那么多作品传世的原因也许是,他遇到了成全他潜能的缪斯,有桑夫人对其创作事业的全力支持,才得以盛放自己绚烂的音乐人生。
眼神深邃,强作刚毅的萧邦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巡演募捐,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地奔走呼号,选择了以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来鼓舞波兰人民,选择了承担才华赋给自己的争取祖国解放的职责。如果说从前的音乐是一段精致的叙述描绘,那巡演上近乎疯狂的奏鸣则是一段粗犷的激励号召。我们听到的是呐喊,是音乐家的抗争,是对敌人侵略的深刻痛恨,是对祖国同胞的热切召唤,是一颗赤子之心的深情诉说,是对自由独立的美好憧憬。萧邦的天赋是创作音乐,却没有自由创作的追求。
四处举办音乐会筹集款项,源源不断地支援祖国受苦受难的同胞,而这是他透支身躯的能量换来的对祖国赤诚的表达,是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完成一个天才的职责。他无愧于自己的才华与生命,他所奉献的不只是天才的才华,更是为大爱所做的牺牲,是一片纯洁至诚的冰心。所幸,有失必有得,萧邦完成了悲剧的超越,不知不觉走向了伟大的命运终点。在他身心俱疲地透支了体能,也赢得了钢琴斗士的美名。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称肖邦“音乐中的普希金”。
萧邦的一生都被他性格中天生的哀伤和犹豫不决所困扰。当抒情诗人萧邦说出“我想见她时”,毅然决然的爱国情操里有多少身不由己的成分已无从论证。我们亦无从揣度萧邦血洒键盘时,无从割舍的是对桑夫人的思念,还是无悔爱国诗人的一腔热血。
萧邦的《g小调夜曲》原想注上“悲剧《哈姆莱特》观后感”字样,后来还是取消了,他说:“让人们去猜吧。” 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这就是萧邦的信念。波兰给了他生命,音乐给了他自我的灵魂。音乐承载着他的孤寂,音乐也诠释了他的波兰精神。音乐是自由的,也是真正属于萧邦的东西。
那么,那些品评那些叹惋也就交给音乐吧。权让那清澈见底的音乐,穿越历史的烟尘,安静诉说欲说还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