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观后感 >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

时间: 小龙 观后感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优秀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感受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

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便是《南京!南京!》的最好观后感。

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

“ 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

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

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

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精选篇2)

当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抗日战争年代的悲惨和伤痛,也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让我们追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段痛苦的历史吧。

13亿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电影《南京!南京!》撕开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疤把血淋淋的伤口展现在世人面前。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城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三十万条生命无一幸存。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这些罪行只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一部分,在中华大地上燃遍了战火,使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伤痕累累。从“九一八事变” 到“七七事变”,从“八一三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残忍的细菌战到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中华大地在侵略者的蹂躏下痛苦呻吟。在亚洲其他国家同样深受日本鬼子的欺压。

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整整七十年了。作为二战侵略国的日本应该承认对中国和亚洲犯下的罪行,与军国主义划清界线,放弃征服亚洲乃至世界的野心,争取中国及亚洲人民的谅解;而且应该像德国一样向受害国家认罪并且赔款,对漏网的战犯严惩。但是,历届日本政府不但反省历史,不对侵略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事实彻底赔罪悔过,还极力否认这段历史,并且把篡改、歪曲后的历史编进其国内教科书,甚至把中国的土地——钓鱼岛列入日本的版图内,真是侵吞中国之心不死啊!

面对日本这些行为,我们中国人民决不答应,决不能让历史重演!我们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要建设强大的祖国,坚固的国防,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贡献力量。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精选篇3)

关于生和死的辩证,是通过那个日本兵的嘴里说出来的,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不如畜牲,对战败者来说,对战胜者来说都是一样的,最后那个叫角川的日本兵也自己结果了自己。导演在片子里用了很多隐喻和暗示。

在观影中,观众大多时间是是安静的,有些镜头甚至是大气不出的安静。在日本兵说南京女人很漂亮时,我听到了后排年轻女性的“市骂”,在最后老照片的人物交待中,那个活下来的孩子照片下写着“至今还活着”的几个字出现时,我听到了影院里的掌声。

看这部片子,就不得不和《辛德勒的名单》作比较,都是一样的苦难演绎,都是一样的黑白处理,但《辛德勒的名单》记得最后胜利时转成了彩色胶片,而《南京!南京!》不同,自始至终都是黑白,连最后那个孩子生还后的开怀大笑,吹春天蒲公英的花蕊也是黑白处理,这也是导演的暗示吗?抗战还远没有结束,后面又是内战,中国人的苦难还得延续,在这个片子里还看不到光明来临,如此处理,还是贴切的吧。

片子结束出来时,我和儿子说了一句:你看,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如此下贱的欺凌,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学习,你努力不是仅仅为你自己,也是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呢。儿子低头不语,我知道,他会想很多,这部片子的记忆,将会跟随他一辈子。

我想说的是,我记得在过去参观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想到的一句话,至今也没忘记,意思是:和平不是弱者的祈求,而应该是强者的觉醒。

这个片子,看完很沉重。过后的几个小时,都没能完全从这种沉重中解脱出来。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精选篇4)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

“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

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

小学南京大屠杀电影观后感(精选篇5)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是的,我观看了《南京!南京!》。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

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