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观后感影评
《八佰》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八佰》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电影观后感4
周六加班,晚上跟小刘同学去看了《八佰》。说一说打动我的几个点。
第一是牺牲
全剧第一个打动我的镜头,是郑恺演的那个战士陈树生绑着炸药跳下去炸开了日军的钢铁阵,紧接着后面的战士一个个绑着炸药跳下去,只是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还有最后的遗愿。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记住他的名字,他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仅21岁。在影片的最后,幕布上一个个介绍了影片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距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出现过,奋斗过,有自己的痕迹,有自己的战斗轨迹。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第二是对比
四行仓库的惨烈和对面租界的歌舞升平,只是隔着一座桥,两相对比,生与死的差距,苦难和幸运的差距。由于四行仓库的特殊性,背靠租界,日军不能大肆动用炮火,所以给了战士们守住上海最后的机会。租界的一家人,父亲是著名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全职太太,在家跟牌友们打麻将,每天的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租界里穿着旗袍和西装的男男女女来往不断,他们的衣着,言谈举止,都暗示了他们不大可能是这个时代的牺牲者。但是镜头一转过来的这一面,四行仓库的战士们,伤疤遍身,衣食不接,粮草不济。只是在最后冲锋的前一晚,团长让大家都用河水洗了澡,最后的体面。
第三是仪式感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小姑娘从租界的这边带到了租界的这边,而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的一个衣食无忧从不与外界来往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取得外界的支持,战死在桥上。升旗的那一瞬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强烈愤怒,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升,在自己的地盘上,为什么不升!“很敬佩他们。
第四是成长
几个大学的学生,偷偷顺着河跑过来参军,热血难能可贵,但是生命的代价更高。三个人最后留下一个,也许对于他来说,生命的代价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还有那个最开头就默默观察这个战场的青年端午,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带着弟弟小湖北进城,却意外成为了战场上的一粒尘埃。对于他们而言,也许为国捐躯,是他们从来没意料过的成长方式吧。还有看上去贪生怕死的老算盘,拼命把旗帜送过来的女学生……成长的轨迹,从来都是阵痛的
《八佰》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篇2
最近最火的电影就是《八佰》了,这部之前因“技术原因”而推迟一年上映的电影,终于在今年夏天得以观看。不得不说现在电影的硬件技术、特效技术、布场技术等等,都非常厉害了,但是,作为历史战争电影题材,内味儿还是缺了。
最近科普淞沪会战的文章也比较多,上一篇也有所介绍,这里就不介绍影片背景了,直接聊电影本身。至于不符合史实、没有国旗特写、美化国军这些,都不讨论,因为拿史实来框限电影,不合适。
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本片在渲染和煽情方面,过了。变成了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渲染氛围而渲染氛围。煽情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观众感动。为此,片方花了大量篇幅渲染了部队为了保护国旗而牺牲、赵子龙白马唱戏、部队撤退过桥时候的惨烈等等。
但是片方没有搞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最让人感动的?绝对不是煽情,煽情只会让人起鸡皮疙瘩。部队为了保护国旗安排将士护旗,这段也是扯到爆炸,上面飞机的航炮轰击,下面肉身当靶子,这是缺心眼的命令,这种行为来个两三轮,一个营的士兵就能全交代了。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情节,影片花了大篇幅渲染,只是为了感动,估计是制片人自己感动了自己,没法感动别人,因为又扯又假。
不用拿为了烘托氛围来解释,理由很简单:若是由长官下此命令,那么这个长官就是不在乎自己士兵性命的混蛋;若是士兵自己热血上头自发冲上去保护,那么就是这些士兵不服从军令,部队不服从军令,不是小事,那也是说明长官指挥不力。当时日军确实对中华民国国旗发动空袭,但由于防空炮火密集,同时顾忌误伤公共租界,日军飞机没能摧毁中国国旗就撤退了,并无人员伤亡,说明这个情节的设置就是在犯二,况且谢晋元一向治军严格,所以片方表达这些情节,是为了损谢晋元犯二吗?
第二个点是赵子龙骑白马这一段,这是全片最尬的地方,也是非常让我觉得这是全片最割裂的地方。也许片方是为了表达赵子龙七进七出,单挑曹军之勇猛,但是表达勇猛的方式多如牛毛,哪怕多借用日军凶猛难缠来烘托国军,也比穿插了京剧赵子龙效果好太多了,这一点,既尬又出戏,又一段为了渲染而渲染的情节。
最后吐槽的地方就是国军最后撤退、过桥进租界的场景。影片中,士兵冒着背后和侧面被疯狂射击的枪林弹雨,大批冲过桥梁。这么大,“八百壮士”过个桥就得全军覆没了。这不是英勇过桥,这是脑抽梦游,最后还来升格慢放烘托,铁丝网的租界居民,你们不怕被对面的机枪扫中吗?
“不怕!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在迎接中国军队!”
好了,咔吧,这是一段超级无语的情节,因为放眼全世界也没有这么打仗的。这情节之所以感觉扯淡,是因为完全不符合战争的基础常理,这段讲述的事情,除了中国军队确实通过此桥撤退之外,别的都是假的,什么惨烈过桥被疯狂扫射,没有,属于原创虚构。
电影当然能创作、能虚构,但是请不要侮辱人的智商,眼看着所有机枪火力扫射桥面,还带队冲向桥面,什么指挥官才会这么二?要是这样找死,不如在四行仓库战至最后一人。请问片方,您和谢晋元有多大仇,这么不遗余力地黑他。
那么什么是让人感动的东西?那是真实,让人感觉真实的故事,才是最有力量、最让人感动的。全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全片表现力最好的地方,就是日军准备爆破大楼的时候,88师将士陈树生身绑手榴弹,留下给母亲预留的家书之后,纵深一跃,和爆破日军同归于尽。这个事情在历史上是记载于老兵回忆录,抛开史实真伪不谈,单论该情节为什么让人觉得真实?因为抗战期间因为此种作战方法牺牲的中国军人,不可胜数,所以即使是影片艺术加工而做一个移植,那也是毫无违和感的。
陈树生牺牲片段
电影中让观众所看到的真实,是应该基于真实事例的基础上来进行艺术演绎的,而不是纯虚构创造,纯虚构创造的煽情,只有鸡皮疙瘩。
《八佰》电影观后感3
1925年6月22日,《语丝》第32期刊登了鲁迅几天前写的一篇《墓碣文》,后来收录在他的《野草集》中。
8月21日,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电影片头有一行行楷体的黑底红字:“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行字就出自鲁迅的《野草·墓碣文》。
上海的“五卅惨案”过去不到半月,鲁迅在这篇杂文中再次抒写了彷徨:“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八佰》在拍摄之前曾组建一个纪录片组,在全国各地街头随机采访,镜头中的路人知道淞沪会战的有,却鲜有人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或者谢晋元将军。
这些路人也是国人。
这场保卫战中的战士的坟墓或许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吧。
这或许是管虎坚持十年要拍这段历史的原因,也或许是他将鲁迅这句话放在片头的原因吧。
鲁迅在《阿Q正传》《祝福》《药》《示众》等小说中贯穿着他对国民性的挖掘,也形成了其“看”与“被看”的基本叙事模式,同时也是对“看客”心理、“围观”行为的批判。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从10月19日逝世至22日安葬这四天,无数人都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以及伴送至万国公墓参与葬礼。
时隔整整一年,1937年10月27日到31日这四天,当年去瞻仰鲁迅遗容的国人又在苏州河南岸看“八百壮士”。
“看”与“被看”是进入这部《八佰》这部电影的重要路径,电影里、故事中要实现的是让南岸的看戏者“入戏”实现觉醒,使得“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而故事外、影院里,则想让所有观影者“出戏”实现间离,从而在流下爱国主义的泪水时,也存一份反战的信念。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八佰》的叙事和人物塑造便可以接受和理解了。
很多人在纠结这部电影的历史真实性,但从管虎选择以逃兵视角进入故事时就已经开启了艺术真实的大门。
更何况仓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连在仓库里经历了全程的人都各有说法,现有史料中便有团附谢晋元回忆录中的视角、副营长杨瑞符回忆录中的视角、上官志标口述的视角,而且这些视角最终并未能统一为一个口径。
“关于四行仓库战役外围发生了什么,都有影像、文字记录。但仓库里面,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个别军官的口述,说得还都不一样,这就是我想要拍这个电影的根儿。我相信一定是有奇观在里面。”
所以,仓库里选择逃兵更或者说普通人的视角进入,更像是《八佰》创作者历经数年整理史料的切入口,他们化身做端午、小湖北、羊拐、老算盘、老铁等人,看到了谢晋元、朱胜忠、齐家铭、上官志标、陈树生、杨慧敏等历史记载中的人物。
仓库外,或者说苏州河南岸,则是史料中的纪录片、照片、新闻报道、私人回忆录等中挑选的人物视角,也即谁在看。
电影开场便有一个操着上海口音的老妇人作为讲述者,说当年自己的父亲如何在南岸看北岸,从而进入叙事。历史都是听父辈讲述的,故事也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人,所以《八佰》不是教材也不是史记,而是一种记忆、一种精神。
随即这个讲述者就没再出现过,因为这个声音只是提醒观众“我们在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也是听别人讲的,一个关于父辈的故事。
南岸的看客是众生相,有人在酒吧、有人在戏院、有人在赌场,上至英美各国观察员、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
侯勇作为大学教授在自家阳台拿望远镜看,租界新闻报社的记者用相机和摄影机在咖啡馆的阳台上看,舞池、梨园中的演员们在被南岸民众观赏的同时也在看对岸,其他的众人或许在看实时发生的事情,也或许看报纸上的图文记述。
另外一个“看客”则贯穿起南岸和北岸,那就是章柏青饰演的记者方兴文,在日本人那里他是一个出卖情报的汉奸,在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那里他是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而他也是拿着相机到达北岸并且首先被感化而觉醒的国人。
方兴文的觉醒不仅是看到了八百壮士的壮烈牺牲,更是在于过桥时他的相机被日军打碎,他舍命回去抢夺那块写着血书的白布。相机记录下的会成为史料、证据,但在《八佰》中被一枪击碎了,那个特写镜头也是一种态度。
而那块白布上有郑凯饰演的陈树生写的八个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是《八佰》要传递的精神。
为此剧组人员还去副班长陈树生大巴山区老家的坟前祭奠,这位21岁的孩子写下这句上承前年民族气概、下启百年国人精魂的话,身上绑着炸药跳进日军钢板阵的间隙,给日本人炸得肝胆俱裂。
很多观众在这个段落流下热泪,也记住姚晨饰演的何香凝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南岸的国人也在这个段落开始“入戏”,其后,舞女捐物、班主敲鼓、蓉姐送药、教授开枪,直到众军枪林弹雨中舍命过桥,普通民众伸出援手算是真正与戏中人产生共情以至共命运。
这也是电影到此处戛然而止的原因,因为叙事任务已然完成。
有不少评论说叙事“虎头蛇尾”、剧情“支离破碎”,显然是抱着看一部大爽片心态走进影院的。
在我看来,《八佰》甚至不想让我们同南岸的看客一样“入戏”,因为它最终想传达的是反战的思想。
八百壮士的故事在1938年、1975年都被拍成过电影,基本以谢晋元、杨慧敏的等人物为主角,以送旗、护旗为主要线索,还是可歌可泣的壮士以身许国的故事。
而《八佰》之所以选择逃兵的视角进入,就是要说没有人希望进入战争、甚至成为英雄。老算盘是文书、老葫芦是农民,他们惦记着地里的收成、屋里的老婆。
即便是老铁和羊拐,送别时也是说女人的胸、送男人的烟。而端午在幻想舞女的凝视中冠以英雄的气概,小湖北与小七月之间是一块蛋糕、与朱胜忠之间是一口酒。
在谢晋元的日记中有载,四行仓库的420人里,85%是文盲,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而现在电影中报数时说的“425人”,多出的5人就是老算盘、老铁、羊拐、端午和小湖北。
回过来说这5个人物,由他们的行动轨迹和视角带出了仓库里的420人。比如张译饰演的老算盘扒开了一个墙洞引出了一匹白马,白马在仓库里跑的时候李晨饰演的齐家铭,很多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皆是如此。
然后齐家铭作为一个老兵帮着欧豪饰演的端午成长,他身上挂着的皮影赵云与对岸戏台上的《长坂坡》一起构建了小湖北的想象。不过,对于出现两次的想象是否合适或者是否表达了更多,我持保留意见。
也因为这样的调度和视角,造成了现在看起来像有评论说的有些人物“没头没尾”,比如陈树生、洛阳铲。
不过,在处理群像时一定会有所取舍,因为《八佰》在塑造这五个逃兵的成长,比如小湖北“长大成人”、端午“壮烈牺牲”、老铁“不再认怂”、老算盘从北岸逃离又再次冲向北岸等等。
更主要的是,《八佰》不想让观影者沉浸到故事中牺牲带来的感动之中,这才是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出场的原因。作为唯一一个代表当时国民政府的角色,来揭示这场战斗的荒诞,来告诉谢晋元这不过是一次求同情的秀、一场演给观察员的戏。
但是知晓了本质的谢晋元还是不能向士兵揭示这残酷的荒诞的真相,那样既对不起已然牺牲的战士,更对不起还在坚守的同袍。谢晋元的选择是,如果北岸真的一场戏,也要让南岸的国人入戏。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做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其中也提到了“牺牲”,显然他是悲观的:
“只是这牺牲的适意是属于自己的,与志士们之所谓为社会者无涉。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轂,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更显然的是,《八佰》不想要我们看到的“悲壮”,当然我们也没在其中获得“愉快”,即便它在渲染爱国主义情怀和反战主义思想时显得捉襟见肘,但我还是欣赏它让观影者“出戏”的勇气。
《八佰》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篇4
when i turn to dust, you will see my smile…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篇5
历经波折了一年多,它终于和我们见面了。电影一开篇,通过几场戏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以工业级标准来拍摄的战争片。其质感与摄影都是目前的国产电影重工业巅峰。
上海市区的第一幕戏,用冷色调展现的雨和乌鸦以及废墟的场景,在构图与打光的呈现下,那个质感一下就戳中了我,实在令我惊讶能在国产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摄影,曹郁太厉害了。
在年初时,时光网出品过一部微综艺《我在中国做电影》。里面第一篇讲的就是摄影曹郁从影以来的故事。他在里面就提及了《八佰》在摄影方面的制作。
可以说本片在技术层面几乎没有缺点,摄影、配乐、调度、音效、剪辑均一流。假如中国有完整、系统的电影颁奖季,那《八佰》一定是能在颁奖季屠榜的那种电影。
管虎导演之前执导的电影都是《上车走吧》《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这样并不需要太强视听效果的影片,而如今到了《八佰》一出手就是视听语言这么强烈的战争片。以前那些影片也没能让观众发现管虎的视听调度能力这么牛。如果不是这么多年的沉淀,管虎是绝对做不到的。
当战争发生时,现场会有许多不可预料的状态和事件,而管虎通过极限调度能力把这种压迫与混乱拍的极其震撼。尤其是日军深夜潜水偷袭时,亮灯后的那个平移镜头太棒了!
与此同时,《八佰》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管虎对于群像的刻画。在管虎以往的作品中都是有绝对主角的,而《八佰》是彻头彻尾的群像戏。
北岸的群像作为影片主体,可能天然塑造的就会比南岸成功,北岸很多角色都有完整的人物弧光。每一个人物都被管虎融入了自己擅长的动物意象在里面。
比如开篇缩回地洞的田鼠代表着溃逃,而真实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结果就是撤退崩溃,开头也一笔带过得展现了撤退的国军。上面说过的乌鸦则代表了战场上的死寂、赌场老板蓉姐家中养的孔雀代表贵族。这些动物都与人物互相映射。
管虎很爱在自己的作品中利用动物作道具,甚至直接拿动物作主角。这属于个人的艺术表达,而《八佰》无疑在商业元素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管虎也是一位能把商业与艺术完美平衡的华语电影导演。
片中最主要的动物意象无非是那匹白马。用慢镜头拍摄这匹代表着神圣与自由的白马,是在灰暗绝望的战场中放进一丝光明。但是我个人认为马的这个意象没拍出该有的效果,如果换普通观众来看,说不定还会觉得这只“神兽”不知所云。
而灰暗战场中迸发出的这匹白马映射的则是影片群像戏想要做的——在人性的灰度中挖掘人性迸发光辉的那一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北岸的群像中,很多人物都有完整的人物弧光。
而人物塑造的成功除了编剧功不可没外,最重要的还是演员演技对于这个角色的诠释。《八佰》可以说是全体演员演技在线,甚至有些演员可以说是献出了从影以来的最佳演技。
在此无力要夹带一下私货。我作为欧豪从《快乐男声》出道到现在7年的粉丝,亲眼见证《八佰》真的是他从影以来的演技巅峰。上一段最后那句话,欧豪就是代表人物之一。虽然跟别的实力派相比还是差了点,以及小湖北想象的他是赵子龙的那一幕,演的还是有些单薄,但跟他之前的作品比起来,《八佰》真的是最颠覆的一次。
演员们在演技过关的同时,在前期肯定还要下功夫练方言。正如第一幕所示,淞沪会战在真实历史中,对战的士兵确实都是从四面八方赶过去的,所以各种口音交汇在一起的细节很不错,没有强行普通话,符合史实。
首先,北岸是战火纷飞的人间炼狱、南岸是灯红酒绿的天上人间这一真实史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戏剧张力。但可惜的是相对于北岸,南岸群像刻画的单薄造成有些戏泄了气。如果说北岸是挖掘人性光辉,而南岸在对比之下该有的讽刺人性却被降低了。
这就造成后半段有点垮了,撤退自带的戏剧张力本就不如敢死队强,而这个时候对岸群众的反应就成了戏眼。可是因为对南岸塑造的单薄就导致前半段本来如此高端的一部战争片落俗,又成为了空喊爱国口号的样子。这样一来最后就不如把敢死队作为主视角,撤退为辅了。
其次,看得出来管虎是想用顺叙“壮士殉国”与突然变为倒叙“受令撤退”的结构来形成一种反差以抨击“政客眼中的战争”。但是这里反差的张力完全没释放出来,还不如那个特派员直接口述的那几句台词来的荒谬。
然后,护旗的那一段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导演的执行力受限了。所以那一段作为第三幕,全片的最高潮处,情绪却憋着出不来。好几次该给旗帜特写的地方都用别的机位或者音效来弥补了。但是电影艺术这苛求精致的东西,一个地方跟不上,就会拖累一堆地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半段走低的原因。
其实不仅是这里执行力受限,众所周知很多地方都遭遇了删减。比如身绑手榴弹炸钢板那里,李晨本来都冲出去了,结果过了一会又毫发无损地出来;以及冲桥送电话线的刀子有一段戏等等,都是遭遇了删减。甚至阮经天扮演的一个角色都被删减了。另外还有算盘的戏份感觉也被删不少,因为这个人物没有结局。
最后,我个人觉得最后握拳的特写留白是本片最好的结束方式。彻底地撤退成功并没有演出来,这种处理方式很高级。而且也算是管虎的个人艺术表达,正如《老炮儿》最后的冰湖决战也没有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