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
《十五岁的笑脸》主人公是一位新转来的班主任,主要演绎着他带领他们班从校倒数第三到校前五,再到成功考上理想高中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影《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篇1)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十五岁的笑脸》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感触极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和一群处于青春期同学们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这间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在电影中,初三一班是一个极差的班级,同学们无组织无纪律,极难管教,一提到初三一班,全校老师都“闻风丧胆,敬而远之”,更别说给同学们上课了。然而他们换了一位新班主任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所有同学们都刮目相看。取得的这此成就,主要得益于程老师的教学方法。程老师一来这个班级就遭到了同学们的严重抵抗,为了班级的学习成绩,为了处于“叛逆期”的同学们的前途,他偷偷加入了班级QQ群,想以此来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一段时间后,他得到了每一位同学家庭等方面的信息,还了解了同学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开始接受程老师是因为那场篮球比赛,一开始举行比赛主任并不支持,是程老师的极力要求,篮球比赛才能如期举行,这一行为使全班同学深受感动,在这次篮球比赛中,全班的齐心协力使程老师感受到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虽然他们输掉了比赛,但是程老师让他们收获了更可贵的东西:他们找到了自信,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开始了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让我们最感动的是在家长会上,当所有家长都强烈要求把年轻的程老师换掉时,同学们听到后,不顾倾盆大雨,自发跑到操场上冒雨大喊,与家长们抗议,要求留下程老师。校长一方面是受到了同学们的影响,一方面认为程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错,是一位又会教书又会育人的好老师,对他的方法非常赞成,于是没有换下程老师。因为校长的坚持,同学们才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完成了学业,而同学们毕业时的一滴滴激动的泪水,一个个灿烂的笑容,一张张录取通知书,正是对程老师的最高评价。
《十五岁的笑脸》这部电影使我感受到了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师生情,也使我见识了一个真正好老师所起的重要作用,更使我懂得了只要团结一致,刻苦奋进,坚定信念就一定会如愿一偿,取得成功的人生哲理,我相信通过这部电影所受到的启迪,将会给我的人生带来重大意义。我会因此而一生受益。
电影《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篇2)
在前一段日子,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十五岁的笑脸》这部影片。这是一部青春校园系列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群中学生,带着青春期的懵懂与青涩,带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与校园、家庭、社会的碰撞中,勇敢自信地迈开了十五岁的笑脸的步伐。在初三的一个班里,来一个新英语老师——程涛。他担任班主任,来管理这个总不安分的班级。他想用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求和天性的释放,却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和反对。无奈,为了在心理上与学生们拉近距离,他只好通过潜伏在班级的QQ群,得到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到最后,他鼓舞同学们好好学习,以获得学校篮球赛的比赛资格,获得学生们的号召,同时全班同学齐心协力的精神也感染着他。但在最后时刻,篮球赛中朱子敬三分不中,他们输了,是班主任让他们又有了信心。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学生的家长,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认为那是老师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自己也就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教育。这也是当代家长应该反思的地方。
其次是那位程老师,他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跟重要的是,他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如良好的习惯、品格、情商、为人处事的方式以及对家庭和朋友的责任与真情,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或许,当代的教育更需要像“程涛”一样的老师吧。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在最后,学生们在雨中用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留住程老师。一群十五岁的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难能可贵的情感,他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通过这部影片,更应该学会如何与老师,家庭,同学相处,如何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向着未来自信地微笑。
《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3
那不是叛逆,只是对温暖单纯地渴望;那不是娇气,只是依恋着父母的怀抱;那不是傲慢,只是独特地表现着我们的自信;那不是调皮,只是花季里本该有的美丽风景。这是我们的花季,再自然不过的表现着自己,好似潮起潮涨的自然规律;好似海天一线的景色一般静谧。我们如此平凡,只是一群看海的少男少女。
花季是最可爱的时期。看到初三一班的同学们,我就想到了我们自己。肆无忌惮地唤着对方的外号,却成了最为亲切的话语,一句甜腻腻的“二师兄!”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或许我们最听不惯父母的唠唠叨叨,却不知是怎么回事,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平淡的话语,却如同圣旨一般神奇。同学的建议,总是最值钱的箴言;我们可以为一点小事吵吵闹闹,也可以因一点小事感到幸福满足。总是一点点的小事却包含了无穷的真挚感情。我们允许偶尔的小摩擦,但是当把我们定义为一个班级,我们又奇迹的一致对外,形成坚固不催的城墙,好像整个天地都属于我们这个班级。
我们的花季,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充满奇奇怪怪的定律。就像是茫茫的海底,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不合乎情理的现象是人类所无法涉及。
花季是最善变的时期,影片中贯穿着的无时无刻的泪水与欢笑便是最好的证据。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心里从不给哭与笑下太多的定义;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却哭了,正是因为,我们把哭与笑划分的太过清晰,以至于笑成为多么地遥不可及。不过还好,正当我们要为人生挣扎的时候,有了他们,那一个个比海更纯粹,更能包容的笑脸。正如那个伤感的女孩儿——谭笑笑,是一个个笑脸,给了她学习的动力;是一个个笑脸,给了她接受爱的勇气;是一个个笑脸,给她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的花季,就是这么的有默契,我们哭的时候,有同学笑脸的鼓励;当那往日的笑脸感到疲惫时,我们又用自己的笑脸抚平他们紧皱的眉头,再一次将笑声撒向海里,深刻在碧海蓝天中成为美好的记忆。
花季是最纯洁的时期。我们会兴奋的像个小孩子期待着新班主任,会无所顾忌地尝试爱情的禁果;我们拥有最纯洁的友谊,最善良的心灵,最活跃的思维和最纯粹无邪的笑脸。十五岁,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深切,那样记忆犹新;十五岁,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同学,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可爱,那样天真没有心机;十五岁,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彩虹,每一次都那么刻骨铭心。十五岁,我们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都像我们的心灵一般纯洁,没有别有用心,没有谀言讥讽。
人生便是一片海,辽阔无垠,苍苍茫茫。花季的海,最可爱,最善变,最纯洁,最刻骨铭心。而我们最不能忘的,是花季里如浪花般的笑脸……
《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4
今天,学校组织学生看了一场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十五岁的笑脸》。看了之后,令我受益匪浅,陷入深思……
十五岁,花一样的年华。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我们,叛逆、好奇,想跃跃欲试着接触社会,但又缺少经验。电影中的初三一班是个并不优秀的班级,即使新班主任程涛进入教室,他们总会想许多办法整蛊老师。刚大学毕业的又担任毕业班的程老师对同学们的做法感到十分无奈又十分理解。剧中朱子敬等同学十分喜爱篮球,正在精心的准备着不久后开始的篮球赛。可初三一班各种成绩的不理想,程老师被教导主任批评后,他开始认为不能再放纵学生了,教导主任还决定停掉初三一班的篮球赛,但在程老师的极力说服下立下军令状——考试班级进前三名。他回到班级后,严格教导学生,要求他们考入前三名才能参加篮球赛,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悄悄地加入了班级的QQ群,与同学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终于明白学生的心声与概况。并在程老师的帮助下,朱子敬和谭笑笑同学终于解决了他们缠绕已久的家庭因素。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篮球赛,当他们三连冠的时候,但在最后一刻,朱子敬三分不中,这就代表着他们输了……几天的希望与努力就在这一刻破灭了。但程老师教育他们说:“这次篮球赛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挫折,在未来面对他们的还有无数次的考试与竞争。”最终,在程老师的鼓动下,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拥有了希望,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我们是一班!”一句句,一声声,响彻人心,震天动地。这时,我的心里也跟着他们喊:“我们是一班!”心涌澎湃。
然而,在家长会上,家长提出要将程老师换掉。学生们听后,十分伤心。一个个跑向篮球场上冒着大雨喊:“我们要程老师。”……这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可能打动了校长了吧,让程老师再教他们三十天。三十天后,他们各自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纷纷奔出校园,脸上洋溢着可爱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对老师的感激。
我们要向主人公学习,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努力拼搏,懂团结,知感恩,那么十五岁的笑脸不会离我们太远。十五岁,则是首美丽的乐曲!
电影《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篇3)
前天下午,学校组织高一学生观看电影《十五岁的笑脸》,很多老师送学生到电影院后就回去了,而我却耐心的、津津有味的看完整部影片。因为“电影叙事”也是我关注研究的一个课题,特别是有关“教育”的电影,对我来说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非看不可,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个中“滋味”不为外人所道也!
这是一部展现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青少年现实题材电影,电影选取初三毕业班备战中考为现实视角,以15岁的青少年面对学习压力、情感懵懂、行为叛逆为切入点,生动地刻画了一群当代中学生摒弃自我意识、获得健康成长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以程涛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利用现代网络融入学生、因人施教的时代风采。在中学生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片中既有学习成绩优异但对父亲再婚心存偏见的班长谭笑笑,也有对老师、家长非常抵触但对同学诚实仗义的“篮球王子”朱子敬;既有热衷打扮、情感初露的“富家女”路雯雯,也有憨厚善良、乐于助人的农村插班生伊然……这部电影以“扬起青春的笑脸”为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针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博弈,深刻剖析了当下教育理念转变、青春期心理疏导等诸多教育热点问题,希望唤起全社会对当代中学生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多地去理解和关心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更理性地去观察和思考当下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是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教师被迫成为应试教育的最大牺牲品,在家长都“用脚来投票”的年代,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什么素质教育都抛在一旁。哪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根本是可以调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否定考试,也可以说考试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因此,在中国,做一位“程涛式”的老师是需要勇气、需要坚持的,祈望中国多一些“程涛式”的老师,这样中国的教育就大有希望了。与你共勉,“程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