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自学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写出优秀的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1
彷徨,无时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有着莫名其妙、复杂多变的情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它会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变而让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经彷徨过,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俯身,想认清我前进的方向,只是脚下一片黑暗,我赶忙四顾,想要求助,周围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站在那迷雾中,分不清东南与西北。
而路却在天上,逗弄着我紧张追逐的目光,不让我看清它的真实。我紧追上去,它却飞得更欢,我伸手不可及,绝望的看着它耻笑我。
彷徨,还是彷徨。阳光什么时候才能驱散那可恶的迷雾,将我的路照亮。到那时,我将在世界的一极,开辟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了鲁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彷徨》是鲁迅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变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彷徨》中最令我震动的便是《兔和猫》了。它告诉我生命是不应该被漠视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生存发展,是达不破的规律,似乎我们也不应该对那些处于艰难竞争中的生命发出厚此薄彼的议论。但是看管了弱者的小事,强者的胜利,却会让人变得麻木,冷漠。尤其是当你漠视生命被侵蚀时,可曾想过,当整个世界都无视生命时,那该是如何可怕的境地。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孔子说,君子跑庖厨,享受美味的同时,躲避开残忍的场景,其实只不过是既成人时间的游戏规则,有逃避内心刺痛的最滑头的手段。
然而,鲁迅却不,他既不想跑,也不愿妥协,而且还要从这不能中找出一条路来。有谁知道,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又时间最柔软的心肠。在鲁迅身上有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和果决,但她内心深处却是一刻舍身饲虎的此信。这是一个仁者所具备的。
《呐喊·彷徨》中还提到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理满足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满足了,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否则的话,即使是锦衣玉食,也体会不到幸福。物质上的充裕与否,想来都不是衡量是否幸福的尺度。幸福只能到你的心里去寻找。只要你知足,知道感恩,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怨天尤人着,是永远也品尝不到幸福滋味的。
再多的激情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多的感觉也无法用口水来散发,望大家去看《呐喊·彷徨》这部书。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3
这是一对来自北大励志的双胞胎的传奇故事。哥哥叫苑子文,弟弟叫苑子豪。先是从两个将近两百斤的胖子减肥成功,再是两个人一起考入北京大学。这看似传奇的人生引得了多少人的羡慕,当然我也不例外。但在这本书中,他们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日日夜夜的努力实在是令人敬佩与称赞。
两兄弟在这本书中写了他们当时的高中生活,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年轻又彷徨。书中还写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学习压力学习方法以及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的乐观心态与不懈努力。这本书着实让我心情豁然开朗,让我不那么害怕生命中的那些挫折,要相信那些我无法战胜的、克服的、隐忍的、宽容的,都会令我更加坚强。它告诉我,高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努力,并且用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以后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生活马不停蹄地向前,时间让我们成长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开了许多,没什么非我不可,也没什么不可失去。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弟弟苑子豪去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的时候,直到铃响的时候他才发现有三科的选择题没涂到答题卡上。那一刻的他觉得老天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为他难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在看错时间面前不堪一击。面对眼看的加分,北大的梦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几个月的低谷里摸爬滚打地坚持并且更加努力,终于在高考时还了他一个公道——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大。并在大学期间,与哥哥一起创了自己的品牌且坚持写作、出书。
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失败的一天,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硬汉或铁娘子,那些都不过是遇到困难比普通人多挺了一会儿的人罢了。做努力爬行的蜗牛或坚持飞翔的笨鸟,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谦卑且认真地活着。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假如生活给了你一个巴掌,记得要起来反抗。”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因为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4
鲁迅先生的《彷徨》多是以农民知识分子作为中心人物,在思想苦闷的二十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注意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精神上的穷困潦倒,无论是《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还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都能从中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深沉与愤慨之情。鲁迅先生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匕首一般深深扎在敌人的胸膛,刺痛敌人的神经,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贫苦人民的生活,从平凡中感受震撼人心的东西。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生活现状都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实,深沉有力地控诉了旧时代地主豪强的压迫以及封建礼教对人们精神的束缚,表现了自己对人民生活贫穷、精神麻木的深切同情,更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中华民族命运的殷殷期望与高盛呐喊,触动我们的灵魂深处。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祝福》一篇,鲁迅先生以命运多舛的祥林嫂为描写叙述的对象,取材于社会现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从人物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变化的思想轨迹中透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压迫与剥削,尤其是在精神上的摧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打击压迫的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沦落与消沉,透露着这一时期社会的冷漠与隔阂,贯穿着鲁迅先生对贫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殷殷关怀。
我想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不正是前辈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所祈求的美好未来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是应该为之自豪的,古老的中华民族经受了一个又一个的磨难才迎来了今天的胜利曙光,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现在,让华夏这个伟大民族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彷徨,是人生常常遇到的一种处境,然而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虽然彷徨,虽然孤独,虽然无奈,虽然失望,却从不曾忘记过用自己的力量与之作斗争。我们身处这个民主的新时代,体验着阳光普照的美好生活,不应忘了前人所做的不懈努力,所以,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始终保持着一颗不灭的心,就像海子所说过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保持着不变的信仰,我们所想要的时间会给予我们,只要肯攀登人生的高峰。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5
彷徨,无时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有着莫名其妙、复杂多变的情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它会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变而让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经彷徨过,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俯身,想认清我前进的方向,只是脚下一片黑暗,我赶忙四顾,想要求助,周围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站在那迷雾中,分不清东南与西北。
而路却在天上,逗弄着我紧张追逐的目光,不让我看清它的真实。我紧追上去,它却飞得更欢,我伸手不可及,绝望的看着它耻笑我。
彷徨,还是彷徨。阳光什么时候才能驱散那可恶的迷雾,将我的路照亮。到那时,我将在世界的一极,开辟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了鲁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彷徨》是鲁迅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6
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的,他就是揭露世人真面目的鲁迅,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带领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真理与正义的道路,是当时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在恶势力面前,他决不妥协;在人民面前,他俯首甘为牛马。这就是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用他的笔写下一篇篇引人深思的小说、杂文,我就在假期读完了一本合辑——《呐喊·彷徨》。
一声来自铁屋的呐喊,充满了鲁迅救国救民的希望,《呐喊》来由与此密切相关。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小说里的主人公(狂人)对周围的事物十分敏感,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不宁。作者的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看透了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惶惶不可终日。这篇小说不算很长,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封建压迫。
《彷徨》是鲁迅的另一篇“黄金之作”。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当时社会的黑暗、残忍,是大家看见世人真面目。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幽默辛辣的讽刺,包含的是他的一颗幽愤深沉的爱国之心。《祝福》也算是《彷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位农村的低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者用包含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她的不幸,抨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祥林嫂的不幸从她嫁给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开始,她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丈夫死后,她便以逃跑的方式挣脱苦境。她来到鲁四爷家做女佣,这是一种受剥削的奴隶生活,然而她却很满意。祥林嫂的结局故然是很悲惨的。封建传统不仅剥夺了这个善良而又劳苦朴实的劳动妇女生前的一切,而且竟残酷到使她的终身幸福不能自主,悲惨地度过了一生。
鲁迅的小说写得很深刻,很难理解,但你还是能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当你打开鲁迅的小说集,感受那来自内心的警示与批判,留给世人的只有深深的沉思……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7
这是一对来自北大励志的双胞胎的传奇故事。哥哥叫苑子文,弟弟叫苑子豪。先是从两个将近两百斤的胖子减肥成功,再是两个人一起考入北京大学。这看似传奇的人生引得了多少人的羡慕,当然我也不例外。但在这本书中,他们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日日夜夜的努力实在是令人敬佩与称赞。
两兄弟在这本书中写了他们当时的高中生活,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年轻又彷徨。书中还写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学习压力学习方法以及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的乐观心态与不懈努力。这本书着实让我心情豁然开朗,让我不那么害怕生命中的那些挫折,要相信那些我无法战胜的、克服的、隐忍的、宽容的,都会令我更加坚强。它告诉我,高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努力,并且用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以后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生活马不停蹄地向前,时间让我们成长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开了许多,没什么非我不可,也没什么不可失去。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弟弟苑子豪去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的时候,直到铃响的时候他才发现有三科的选择题没涂到答题卡上。那一刻的他觉得老天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为他难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在看错时间面前不堪一击。面对眼看的加分,北大的梦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几个月的低谷里摸爬滚打地坚持并且更加努力,终于在高考时还了他一个公道——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大。并在大学期间,与哥哥一起创了自己的品牌且坚持写作、出书。
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失败的一天,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硬汉或铁娘子,那些都不过是遇到困难比普通人多挺了一会儿的人罢了。做努力爬行的蜗牛或坚持飞翔的笨鸟,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谦卑且认真地活着。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假如生活给了你一个巴掌,记得要起来反抗。”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因为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8
彷徨,无时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有着莫名其妙、复杂多变的情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它会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变而让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经彷徨过,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俯身,想认清我前进的方向,只是脚下一片黑暗,我赶忙四顾,想要求助,周围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站在那迷雾中,分不清东南与西北。
而路却在天上,逗弄着我紧张追逐的目光,不让我看清它的真实。我紧追上去,它却飞得更欢,我伸手不可及,绝望的看着它耻笑我。
彷徨,还是彷徨。阳光什么时候才能驱散那可恶的迷雾,将我的路照亮。到那时,我将在世界的一极,开辟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了鲁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彷徨》是鲁迅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
有关彷徨的读书笔记篇9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其实,彷徨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与世,做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
在这现实与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起时,就会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想把这坛子打破的冲动。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在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其实,战胜生命彷徨的力量恰恰在于自己本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失落、欢乐和痛苦。面对自然与社会,人不可能总是胜者,就像季节不会总是春天。我们应该让自己学会与自己的快乐相处,让自己的心灵时时充满快乐,就是自己要拥有一间常敞开着的‘健身房’,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部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中要的是做到自我悦纳,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能欣悦,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的短处能坦然自若,不讳疾忌医。对自己不提过分苛刻的要求,对自己犯的错误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谅解。许多人的烦恼和痛苦,多半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又耿耿于怀。一个人能够放弃自己已经成为心理负担的所谓远大理想,中止自己毫无结果而言的努力,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而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想;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磨练;是为寻求迸发所作的自我积蓄。心理学家有一句这样的惊世名言:人类似乎是唯一能使自己变得神经不正常的动物,因为他们首先否认自己是动物的事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为什么常常自我烦恼?因为我们常常为一个“做人”的大问题捆扰着、折磨着。
学会给心灵松绑,减轻这些负担,无疑是让心灵快乐的又一条捷径。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生命,没有必要把自己高悬在半空之中。当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时候,就退一步看看。这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的花园里花团锦簇。这个时代比以往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面前都隐伏着万千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却是洋溢于你生命中的乐观和欢喜。“纵然是漂流四方,也要边走边唱。”自觉地享受着实在的生活,又被高远的希翼所牵引,那该是如鸟在林的快乐啊——所有的树木清风都适合你。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鼓励与抚慰,长长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