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读后感 >

飘读后感15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的重要内容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具体来说,要根据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感想有据可依。飘读后感1500字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飘读后感1500字,供大家参考。

飘读后感1500字篇1

“她具有她的家庭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即使失败就摆在眼前。她就是凭着这种精神,永远把下巴高高翘起”—————题记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是出自《飘》的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这句话,激励着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岁月里沉浮的女主角——郝思嘉,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而这个被我品味数次的故事,也在这句结尾话的余香中令人倍感回味。

郝思嘉,继承了母亲的娇美与端庄的淑女仪态,同时也具有父亲的北方粗犷。她是含着金匙出生的富家千金,是公子少爷们狂热追求的情场高手,生活看似一帆风顺。

然而,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她头一次体会到了命运的残酷。

首先是她心仪的对象、她以为会与她结为连理的卫希里的闪电订婚——新娘不是她。然后是终于爆发的南北战争夺走了她为了跟卫希里赌气而与之结婚的査理。她带着儿子背井离乡去了亚特兰大。那之后,战争的蔓延又逼迫她回到家,冒着生命危险。然而,母亲病亡,父亲先疯后亡,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生活天翻地覆。并且,她得照顾卫希里的妻子媚兰,只因卫希里的恳求。战争的灾难还让她差点失去了父母遗留的农庄,她拼了命地把农庄保住,而后因为生活窘迫再婚,丈夫却又身亡了。她顶住悲伤,努力赚钱,生活逐渐有了好转,然而她做为一个女强人却为人们所唾弃。最终,她与贯穿了整本书,性格不羁风流、我行我素、却与一直支持帮助她的白瑞德结婚。但婚后的奢华生活一闪而过,她为白瑞德的女儿的死亡与一个她与卫希里的误会让白瑞德离她而去。

读完之后,我掩卷沉思。郝思嘉在经历这一切之后,她是用什么力量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呢?白瑞德离开她之时,她在文章末尾想准备用那个老法宝——暂时不去想那些,先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一点是郝思嘉的老法宝,不也正是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方法吗?说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有太多太多。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我们唯恐与之照面的恶魔,我们只有从自身心态调整去冲破这些挫折。

我想到,从细微之处想到,我平时如何对待挫折的。我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哪怕只是第一眼粗略看一眼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都会让我的心猛地缩成一团,逃避到阴暗的角落不去面对。我总下意识地跟自己说:你不行的,没办法。让自己总被困锁在那些对亦真亦幻的挫折的恐惧里,总是背对阳光,看地上阴暗的影子,从未像思嘉那样,尝试摆脱、尝试忘却、尝试新生。我在恐惧什么?逃避什么?那些繁杂而纠缠不清的石灰色团,硬生生地啃在心上。这感觉冷得彻骨,可我学不会摆脱,因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直到思嘉那个像火焰一样绚烂,像烈火一样光亮的女孩,用炽热的温度在我眼前、在字里行间演绎出了熊熊燃烧的故事——尽管这曾几度灼伤了她自己,甚至让她的心鲜血淋漓,让她五彩的生活变成一团团焦黑,但她心中却从未熄灭希望的灯盏。

因为她自己就是一把能照亮前方的火焰,她的心就是无需点燃,也能燃烧的导火索,因为她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能好起来,只要自己真心实意地去争取。

这把心火,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需要它、却又没有勇气点燃它?

不要害怕失败,我告诉自己。要像思嘉那样在重担、在劳累、在天大的打击前面依旧把下巴高高扬起,因为生活仍在继续,因为明天的太阳依旧普照四方,因为我们还享受阳光的恩惠——我们缺乏的,只不过是转过身去看看那轮红日,我们并非只拥有脚下的黑影。题目不会做可以不耻下问,考试没考好下次再争取,竞选失败人生又不止这一次,比赛淘汰了下次可以用做经验的垫脚石。昨天已成为过往,何苦留这过眼云烟在心中降下大雨、弥漫大雾?拨开云层,光明相迎。郝思嘉暂且没能留住白瑞德,但她自己为自己挽留住了希望,而明天,她又能用这最后的一点点找回失去的一切。我相信!

只要有明天,就还会有希望,你看那轮朝阳,黑夜之后,就是新生。

飘读后感1500字篇2

《飘》这本书被译名为“乱世佳人”。是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持·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感情故事,故事情节忐忑曲折。从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让我学习到自强不息的精神,她令我感到颇深。

斯佳丽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农庄里的女人。她性格倔强,高傲,叛逆又爱慕虚荣。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她喜欢上了阿希礼,而当时正值南北战争爆发之际。阿希礼打算娶梅兰妮为妻。任性的斯佳丽明白后,一气之下嫁给了梅兰妮的哥哥查尔斯。此后,在北方联军的战斗中,查尔斯不幸死于战场。不久斯佳丽的母亲因病早逝,父亲也所以丧失了劳动力。

寡妇的生活使生性活泼的斯佳丽难以忍受,在一次医院举行的捐募舞会中,斯佳丽遇到了那个以往在庄园与父亲辩论过的瑞德。此刻,瑞德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很是有钱。舞会的过程中,瑞德邀请斯佳丽做他的舞伴。斯佳丽忍不住诱惑,步入了舞池。从那以后,斯佳丽频繁地和军官们调情,可是,她心里仍然爱着阿希礼。

在圣诞节的前夕,斯佳丽决定把自我喜欢阿希礼的事情告诉阿希礼。可是,经过战争磨难的阿希礼已经丧失了过去的活力,没有理会斯佳丽。第二年年初,阿希礼在战中受伤被俘于岩岛。

在战争的逼迫下,斯佳丽不得不逃离这座满城炮声的城市,在绝望中,斯佳丽只好求助瑞德。瑞德设法帮她逃出了城,连夜赶往塔拉庄园。此时战争最终结束了,新政府要拍卖掉塔拉庄园,斯佳丽想要保住塔拉庄园。这时,阿希礼回来了,他衣衫褴褛,原有的气质消失殆尽,变得胆小怕事,根本帮不上什么忙。绝望中的斯佳丽想到了瑞德,而此时瑞德却因生意在外奔波。

在回家的路上,情绪沮丧的她无意中遇到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弗兰克此刻是个老板,斯佳丽心生一计,让弗兰克与她结婚并生下了个女儿,但不久并发现,弗兰克对自我的生意并无帮忙。

在一次运送货物的旅途中,货物遭受到黑人的袭击,弗克兰被打死了,阿希礼受了伤,在瑞德的帮忙下斯佳丽活了下来,并嫁给了瑞德。一年后,他们的女儿美蓝出生了,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到了美蓝身上。在阿希礼生日会前夕,斯佳丽与阿希礼拥抱被瑞德看见了,瑞德一气之下与斯佳丽吵架,与此同时,美蓝意外坠马身亡。梅兰妮因疾病丧命,临死前,把阿希礼托付给了斯佳丽,斯佳丽不顾一切扑向阿希礼,紧紧拥抱住他,应对悲痛欲绝毫无反应的阿希礼,斯佳丽最终明白,她爱的阿希礼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爱的是瑞德。

斯佳丽匆忙赶回家里,决定告诉瑞特她真正爱的人是他。而此时悲痛欲绝的瑞德决心重返老家。经过一系列的家庭变故,斯佳丽决定重新创造新的生活,期盼完美明天的到来,她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飘》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小说中,我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德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妮的外柔内刚。斯佳丽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应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应对职责时,她选择担负;当她应对感情时,她却选择逃避,之后,却为时已晚。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前十年浑浑噩噩,后十年年老体衰,即使能活八十年,真实度过的也许仅有六十年的光景。当你把这几万天做成一个日历,撕一页你的生命就会少一天,这份煎熬又有谁能够忍受?所以,请珍惜眼前的一切事物,不要总想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结果只会是碌碌无为,后悔莫及。

人生,何其短暂,当我们应对困难时,请不要退缩,要披荆斩棘,斩草除根。我们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望,充满斗志,永远不要放弃,相信一切。所以,让我们一齐铸造自我的辉煌人生吧!

飘读后感1500字篇3

人真是怪。十几年前读《飘》的时候,我是喜欢郝思嘉的。可最近,无意中拿起旧书重读,却深深地被媚兰吸引住了。难道是年龄的缘故,人的思想真的会改变的吗?

哪个年轻女孩看了《飘》不喜欢郝思嘉呢?漂亮不说,又聪明倔强,周围总有男人围绕着。异常是有瑞德这样有魅力的男子始终追随,宠着,太过瘾啦!还有,她十分有个性,当在众多男孩子中间鹤立鸡群的艾希礼,最终婉言拒绝了她的爱,一怒之下,顺手扔出一只花瓶!这不是旧贵族的淑女风范,却很贴合当今潮流,“野蛮女友”的典型呀!她在募捐舞会上,因为寡妇身份无法跳舞,而急得团团转的样貌,真是可爱!而在亚特兰大沦陷时,赶着马车,带媚兰逃往塔拉。还有,北方逃兵闯进塔拉,举起枪干掉他那一幕,又表现得顽强坚定。她穿着母亲窗帘做的新衣服,瞪着据瑞德说在一尺之外的手枪对面看到的绿眼珠,靠撒谎把自我嫁给了弗兰克,努力撑着木材厂,多么的狡猾!最终,当明白自我真正爱的人是瑞德,而这时瑞德已经对她深深的失望,决定要离开她的时候,她依旧平静地把下巴高高地翘起。这个时候,是多么地喜欢这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郝思嘉啊!

可是此刻,我不这么想了。我注意到,在庄园聚会上,媚兰安静地坐在一旁,她瘦小的身体一点也不显眼。募捐舞会上,她痛苦而毅然地摘掉手上的结婚戒指,捐给了部队。在亚特兰大沦陷的那天,因为临产,她虚弱的身体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可她不动声色,我能想象到一个虚弱的产妇,临产之后躺在颠簸的马车上行进数十公里时是怎样苍白的脸。可从没有对郝思嘉说过她的痛苦,而因为在这场逃难与郝思嘉逐渐建立起来的感情,使得媚兰从始自终默默站在郝思嘉的身后,时时刻刻保护着她,维护着她。北方逃兵来的时候,她拖着虚弱的身体,拿着沉重的大刀,准备随时帮忙郝思嘉。冷静地出主意帮忙郝思嘉那北方逃兵埋起来.当亚特兰大所有的人都拒绝与郝思嘉交往,是媚兰坚持立挺着她。甚至在艾希礼与郝思嘉的隐情被人发觉,传遍亚特兰大时,她仍毅然决然地站在郝思嘉的一边。99.,而她是对他们之间的事情,一向知晓的。最终,她死时,米德大夫愤恨地对郝思嘉说不要对她忏悔!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吧!不要去伤害这个善良的女人!可媚兰仅仅是善良的吗?不,应当是伟大的,代表了一种传统性格的女性形象。坚韧,内敛,勇敢,贤良。如果说郝思嘉是一位有冲劲,敢做敢为的新女性,那么,媚兰是旧阶级贵族中最值得尊重的典型

妇女。

即使是到了此刻,几百年后的今日,媚兰的身上仍有我们值得欣赏的光辉。我们承认,《飘》一书,把媚兰过于美化了。可能是作者太宠爱她的缘故。把她描绘得过于完美,几乎找不到缺点。如果有缺点,就是不算美丽,和郝思嘉正好是个比较。我一向在想:媚兰真的没有私心吗?在这点上,作者描述得很模糊。尤其不能理解,临死时表露出实际上一向以来都是明白郝思嘉与艾希礼多年来的暧昧关系的。她真那么大度的吗?而我更愿意相信,那是她聪明的缘故。她什么都看得清楚。其实,艾希礼与郝思嘉根本没有什么,也不可能有什么。她放任他们,是最明智的举动。

相比较,郝思嘉真是一个糊涂虫。爱了艾希礼多年,到最终,媚兰去了,才发现根本就不爱他。瑞德才是最爱。而瑞德呢,已经被她伤害得退缩,失望。象瑞德说的,她要艾希礼。可是是小女孩想要洋娃娃似的,可她要来有什么用呢?她嫁过三个男人,其实从来不懂男人。她那套把戏,可是糊弄一下小男孩而已。或者弗兰克这样老实的老家伙。

翻开手里的《飘》,纸张已经发黄,发脆。若不细心,手指会把纸张碰破。这样的书,拿在手里十分有岁月感。觉得自我就象这手里的书一样,终究有一天容易碰破,易碎。而书籍本身的资料是不会碎的,书中人物的精神也不会碎。如果有灵魂,我也不会碎的。

飘读后感1500字篇4

一个憧憬并执着追求感情的女人,却不得不在生活的压力面前一次次的被叛自我的内心。

一个固执的、简直是执拗的女人,也正所以而没有意识到自我的感情。

一个被物质的困乏吓坏的女人,在追求物质,却无可指责,因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处心积虑的想要帮忙自我爱的人,却一向在细心翼翼的维护着这个男人的尊严。

可悲的是当自我真正爱的人在一次次被伤害后离去。

幸运的是这个在困难面前从不放弃的女人总是给自我期望。

这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是一个有缺点的完整女人。虽然只是一个作者的人物缩影,不仅仅包含了作者自我的人生经历,也有很多女人的身影在里面!

值得一看,不,应当是值得很多遍的看。

看她,就像看自我

上高中的时候认认真真的看了这厚厚的两本书,两个感觉:一是十分喜欢思佳丽,二是十分不喜欢白瑞得.

那时候不喜欢这种看似不在乎自我的男人,总觉得爱我得男人应当死心塌地不离不弃.那种动不动就惹我生气得男人是最厌恶的.

此刻老了(偷笑一下),对生活对感情也开始有了真实和深切得体会.我经常会以思佳丽得思想来对思考自我得行为--我期望用那种坚定得信念来支持自我,需要那样的有些现实的举动提醒自我避免幼稚.

思佳丽在看我看是个现实又奢侈的女子,对自我的梦想不离不弃.她的生活是多彩的,感情虽不完整,但我看来也是完美的.她生命中的一切是我所期待的,包括感情.

奇怪会爱上这样的女子,任何一个男人无法逃避,我也不能...

永恒的飘

不知是什么原因,在最紧张的高三临考前的一个月里我才遇见了它,却执意在一周内看完。二本平装上下册,黑白色的封面,米切尔的大名也隐在了思嘉的裙中......读它时被思嘉的任性,自信,大胆,疯狂还有对自认为的感情的执着所征服,同样也对白瑞德宽容、勇敢、自信自主,对小蓝妮的那份父爱所迷恋,当时就想要是能找个像白瑞德一样的老公伴自已终老一生就是最幸福的事!呵,就在那一刻在书的结尾,自已就像洞悉思嘉的心,想到了塔拉的红土地就充满了期望和力量,要重新征服离开的白瑞德,感觉仿佛在云端,就像飘一样。

思嘉是个幸福的女人,因为她最终看到真爱,白瑞德是个大丈夫,因为他明白爱不是一种占有的形式,而是一种情感的征服。

呵,这是我读飘,这是一部好书,每个人读它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但它值得你一读,永不后悔。

飘——我向别人提起古典文学总要提起它。

我一向在想,如果米切尔没有出车祸去世,她所写的其他小说会是什么样呢?

一个作家如果要让人爱上,必须要多写点作品,让读者从不一样侧面去了解他。因为一本书虽然能够反映作家的很多侧面却不是全部。

可是米切尔就像是杜鹃啼血,仿佛她的一生就是为了这本〈飘〉。写完她就去世了,让人惋惜。

我个人认为〈飘〉是有两道主线的。感情和战争。

我们之前所接触的历史很冰冷,仿佛就是一场为黑人解放而运行的必要手段。北方是正义,南方是无知。

可是在〈飘〉中,南方的视角将这场战争表现得居然让不爱战争的我想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战争中的表现,被米切尔写得十分浪漫,不论是正面关系还是负面关系。

我认为我比较像斯佳丽。而我认为其实瑞德也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十分棒!

跨越几十年的感情,在来来回回中辗转,最终尽管结尾十分含蓄,可是大家都能够想象得到,以斯佳丽的性格和瑞德的情,最终二人仍然会走在一齐的。

它的续集〈斯佳丽〉(自然不是米切尔写的)就十分好得续写了这段情缘。我认为续集也是难得之作!

本书还将爱尔兰人与土地的关系写得十分坚定,十分令人折服。

读完它让我有种回味,有种震撼,有种温暖。

飘读后感1500字篇5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小说,书名直译应为“随风飘逝”,它出自书中女主人公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飓风一般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也“随风飘逝”了,思嘉以这一短语抒发了南方农场主的思想感情,作者用来作为书名,也表明了她对南北战争的观点,这与本书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这部小说与一九三六年问世,并且立即风靡世界,六个月内共售出一百万册,日销额最高达到五万。一九四九年作者去世时,本书已在世界上四十个国家共销售八百万册,到一九八八年增加到二千五百万册以上,平均每年近五十万册。小说于一九三七年获普利策奖,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九四0年首演,一九四六年获奥斯卡奖,曾创造连续二十多年获巨额利润的记录,至今犹在世界影坛上享有盛誉。由于这部作品长期广泛流传,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几乎家喻户晓。

这部小说为什么能在美国和世界各国赢得那么多读者,而且历久不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这部作品中尽管也有世乱兵燹、悲欢离合的动人情景和爱恶交错、情词误会的曲折因缘,但与那些以奇险取胜、以妖冶媚人的所谓通俗之作比较起来,毋宁说它的故事结构是简单的,情节是常见的,作家的艺术手法也是朴实的。再加上题材的严肃性和倾向的明确性,作品的格调便远远超出迎合市民趣味的境界了。

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一是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农场主阶段的生活和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的一个重要侧面,二是创造了几个鲜明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后者尤为突出。这是作者在艺术上作出的重要贡献,它已为历史所证明。

作者在人物描写上着墨最多的是思嘉和瑞德两人。思嘉那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而作为精神支柱的则是爱情、土地和金钱,即对于这三者的占有欲。其中对爱的占有欲更带有掠夺性、猎奇性和盲目性,愈是难以实现愈追求不舍,因此长期专注在艾希礼身上,直到媚兰死后即将获得满足时,才发觉他并不值得爱,才决定移情别恋,但为时已晚。她对土地和金钱的追求也是狂热的和不择手段的,但跟爱情的主观直觉和梦幻色彩比较起来,则主要是现实变革的结果,是战后家业衰败、生活贫困和重建时期金钱至上主义的产物。尽管为了金钱可以委屈自己的肉体,损害自己的妹妹,不惜与弗兰克结婚,但决不牺牲对艾希礼的爱情。因此爱情一旦幻灭,金钱便黯然失色了。这是思嘉最大的不幸,颇值得读者同情,正如她那艰苦创业的精神有时令人佩服。思嘉有一定的叛逆思想,但这是与她的投机性分不开的,都来源于彻底的自私自利和无止境的占有欲。

瑞德·巴特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农奴主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变的人物,至少是南方名门望族的一个不肖子。他为人狡诈、冷酷、倔强、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与思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与思嘉一样,只从个人利害出发看待战争,但远比思嘉高明,看得出南方“只有棉花、奴隶和傲慢”,胜利非北方莫属。他对思嘉的爱是真诚而热烈的,这不仅是情欲的追求,也是理智的抉择,因为他认识到了思嘉是他真正的同类,两人婚配无异于壁合珠联。但是他的现实主义与思嘉的幻想几经较量,终于失败了,于是他将爱全部转到女儿邦妮身上,并决心为了她的前途而在生活作风乃至政治倾向上来一个转变,争取上流社会的同情。结果邦妮一死,他的理想便随之破灭,生活乐趣也茫然无存。瑞德是性格最复杂、眼光最锐利的一个人物。他最了解思嘉的强处和弱点,既爱她又轻侮她,既恋恋不舍又不甘屈尊以求,反而采取冷嘲热讽、若即若离的态度,以致在明争暗斗中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不过,正是通过他对思嘉的无情解剖,作者才完成了塑造这个女主人公的艰巨任务。

瑞德走了,思嘉准备先回塔拉,“明天”再想出办法把他弄回来。后来究竟怎样呢?里普莉说,如果时间允许,她可以写出一百种续集来。的确,本书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这正是作家艺术魅力的产物。

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