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读后感 >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原文的内容和思想。要怎么写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1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发表的一篇自传体小说。作品中太宰治将一个神经症人格的内心独白描写的如此真实,就像手里捧着一颗受伤后鲜血淋漓的心脏在你面前,无声的控诉人类的阴暗面。

书中的主人公叶藏出生于不愁吃穿的政治富家,从小对人类的生活懵懵懂懂,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人类相互瞒骗的生活,他得出结论:“只有我是异端”,但在叶藏身上,你能见到世上每一个悲哀的活着的人的影子。现实中,有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看清每个人,然后对他们进行恭维和讨好,只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或是寻找一种存在感。

叶藏渴望友情,所以他也曾与堀木交好,尽管他说: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他渴望幸福,可真正与静子和茂子生活在一起时,他又说:她们两人真是幸福,像我这样的混蛋夹在她们两人之间,总有一天会毁了她们。他说:我对人类极度恐惧,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失望。

《人间失格》之哀的根源最主要还是软弱的灵魂。太宰式的软弱:如果相信弱肉强食的话,那它就代表被伤害者,被侵犯被凌辱者;如果有悲悯之心的话,那么柔弱的灵魂可能就是我们想要保护的东西,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以一个悲天悯人的菩者圣人之心来保护众生,于是沉沦和不可救赅随之而生。就软弱者本身来讲,生活抑或活下去都是艰难的,那些支撑生命的东西必须也只能仰仗周围的给予。世界是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想要的往往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往往俯首即拾,软弱者生活在这个古怪的圈子里所收到的只能是日复一日的无可奈何和痛苦。

《人间失格》,从“描摹人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一部好小说。人生本就无谓绝对的错与对,黑与白,换句话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混沌之中游走着,从无意义中探询绝对的有意义。有些人能够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强迫自己接受“已经获得了意义”的幻觉;而大庭叶藏始终徘徊在黑与白,爱与恨的两端,生活在社会之中,他没有自我,而和他人的羁绊,又不足以强大到为他指明方向。在自我厌弃之中,他选择了死亡,以此来凌驾于人生之上——这也就是楼主提到的,他“绝望”的来源。而这绝望的确是无人可拯救的。在我看来,那些女人的角色,只不过也是推动大庭叶藏一生发展的棋子。而作者本身,对其也具有怜悯的,包括大庭叶藏本身亦然——因此,他在良心的驱使下,不停地离开他们,同时也逃避着自身。他们的存在,不过是更加衬托出了大庭叶藏自身的悲剧——一个无法向自身求取存在力量的人,就算再怎样依附他人,终究只能孤单一人。就像江面的浮萍,没有根,永远也不能固定。

与《人间失格》截然不同的是安德烈?纪德的中篇小说《背德者》,《背德者》中的主人公米歇尔摆脱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回归自然天性,在妻子玛丝琳死后,他从无爱的婚姻中解脱了出来。他的灵魂雄健。很明显,这两本书的对比告诉我们:比起病态的肉身,健康的灵魂才是生存的价值。

总的来说,谁的一生不是在混沌之中游走的呢?很多事情,对错黑白,本就没必要去分得太清,拼命地过一生与堕落的过一生,谁又活得比谁高尚呢?当然这不是一个人不愿努力的借口。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人生还有无数的选择与方向,如果仅因自己尚浅的阅历与不愿努力的心态舍弃了,未免太过可惜。 曾经有人说过:这个世界很好,值得每个人为此奋斗,我觉得这个世界未必很好,却仍然值得我们去奋斗。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2

耽搁了好久,才又读完一本想看很久的书。全书六百多页,零零碎碎,五百页是在兜兜转转的汽车上读的,一百页是在周末凌晨从车上下来一直补觉直到傍晚才干点正事时读的。

读完不知从何说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来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以为自己迷茫衰颓的精神状态会与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鸣。也不全是。

叶藏对人的恐惧让我紧张的攥了攥拳头,心有戚戚。其他部分就没有这么别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应该都能用精神需求与生活实际的割裂来概括,作者自传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带着些落魄贵族(或者精神上的贵族?)的思想迷茫和寻欢作乐的日常。

但是读来没有精神上遭受重击的感觉,只觉得耳边萦绕着鬼魂般的呻吟。不过还是改改最近的精神头吧,因为“以漫无节制的享乐为荣,是个彻头彻尾的快乐的白痴”看到这句话,我就很难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干只顾傻乐惯,短时间内应该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书了,这本读来太难受了,且放放。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3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这是我对于这本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人间失格》中印象最深的句子。

我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提笔写下这篇文字,为什么会用“鼓起勇气”这样令人怪异的词?原因是太宰治先生在书中描绘的文字中的“丧”已经侵蚀了我,这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像毒在血液中迅速流淌,慢慢深入骨髓……

在一位挚友的推荐下我初次接触了太宰治先生的书籍《人间失格》,我怀着淡然的心态开始读这本书,却以意犹未尽结尾。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带着魔力和侵蚀力,一点点打动我。

查阅了关于太宰治先生的资料,才知道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豪门,一生立志文学,师从金伏鳟二等小说名家;大学时代曾积极投身于左翼运动,却中途逃脱;生活放荡不羁,却热衷于阅读《圣经》;五度自杀,四度殉情未遂,三十九岁时与最后一位情人投水自尽。若是发生在当下的话怕是媒体们大肆炒作的素材了吧?《人间失格》是他的遗作,也是最被人知晓的作品。

回到书中的内容,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只是叙述自己的一生吗?不是,是一种发自灵魂的的拷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虚度光阴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世上有很多人都在这么做,活着的每一天仿佛机械般行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没有活出该有的色彩,枯燥无味。等到躺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刻,回味起自己的人生,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那些人是谁?可能是你身边的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直面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普遍课题,描写了社会中概率越来越高的自闭者、叛逆者、边缘者的悲剧。作品主人公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叶藏若是处于当下,一旦试图叛逆、忠实于自我地生活,那么社会会越来越容不下他,他就会被异化成“人间失格者”。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会受世人称赞,原因大概是悲哀的人都有叶藏的影子吧。他不断引起人们的共鸣,残酷地给予世人痛击,甚至成为了不少人的精神导师。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他从挂着失真的笑讨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挣扎于金钱与爱日渐倦怠而绝望的青年,叶藏于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于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这样的反差令人感到他的直率和悲哀。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所有人内心的无意识深处都存在着一个“永远的少年”。他不会老去,永远不会长大成人,他是永远的英雄,永远的青春。他不会定型成某一特定角色,不被世俗束缚,会一直乐此不彼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但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这不是一种病态,它代表着所有人心中永不可及的“理想”。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把太宰治先生的文学称为永恒的“青春文学”。我们在他作品的主人公中发现了这一点,一个纯真的“永远的少年”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无可避免。他与这世界的人性的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开了窥视人性的窗户,从中看见自己的不足,他人的弊端,呼唤起心中一直藏起的胆战和寒栗。

开头的语句的确是我感触最深刻的,我想作者能写下如此笃定的肺腑之语必定是经历了社会的险恶,人性的冷漠以及自我的摒弃吧。一个仅三十几岁的人能看透这一切,用尽一生才学写下不朽佳作,必定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学,这是太宰治先生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惊喜。

“人间失格”中的“格”一词我将之理解为对待人生的态度,谁没有过痛苦和折磨?人间失格者不论何时都会存在,只是存在皆有意义,不论何种际遇都必有其须经历的因缘。与其凝望着深渊,不如怀抱温柔,明媚地活着。这是最基本的积极处世之道。

生而为人,实则我幸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4

20--年8月5日,我读完了《人间失格》。

这本书由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部分构成。其中序言和后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诉说“我”看到了主人公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中间的三篇手札与照片对应,则是用叶藏的第一人称来叙述了胆小懦弱的叶藏的经历以及他为了逃避这个世界而终日放浪形骸,最终一步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自我毁灭之路。作者太宰治以纤细的文笔,书写对人生的哀叹与嘲弄。无奈与讽刺,愤懑与惆怅,阴郁颓废的毁灭美学的悲情演绎,表现了战后日本人“精神”与“感官世界”双重萎靡的杰作。

叶藏通过同学竹一,获得了自己的信仰。他决心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但接踵而来的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与批评,从小养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叶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种子还没有发芽便已经死掉了。就连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被这个社会所夺走了。当失去一切希望时,魔鬼便悄然来临。叶藏最后还是败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没能让他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人间失格》不是在描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只不过借一个受害者的口吻来讲述人类的丑恶,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我为什么要活着?来到这个世界我能做什么?《人间失格》问的就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我不希望你的选择是和作者太宰治一样的道路,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力量不足,须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失业,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普通人。

在太宰治的心中,叶藏并没有失去做人的资格,而是没有浑浑噩噩做人的资格。他的身上难得有着善良与真诚,却无法得到救赎。人性的光辉终究没有照亮当时的社会,反而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最后的这句话,送给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5

读完太宰治的书《人间失格》,这是儿子要求我给他买的书,看了说大吃一惊,为了避免儿子正因不恰当的阅读选取而影响了人生导向,我义不容辞的在拿到书的第一时刻自己先行阅读。书里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儿子说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动的哭了,正因他似乎读懂了太宰治的无奈和痛苦,他很期望我能阅读这本书,并且期望阅读能够给我带来关于人生的思考,当然,所谓思考那是必然,但是我更关注对儿子思想轨迹的了解,因此,他读的书,或者是他推崇的书,都是我必须要读的。

人间失格,即丧失了做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的自传体书札,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绝望,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借由叶藏的独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整本书充满压抑和生活的混乱,正因无法理解自己生而为人的现实,使得叶藏一向生活在一种_和抽离的状态,也基于此,似乎他一向在生活的窘困之中无法自拔,金钱是永远没法解决的问题,辗转在一个又一个女生之间,藉此虚度生命,但并没有哪个女生能够令他找到生命的好处。他内心善良,总觉得他的行为似乎在对他人造成伤害,于是一次次的离去,但又总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咒语,生活中永远是女生,能做的就是不断的用酒精医学专用自己,不断的把所有的东西送到当铺去,拿到的钱再变成酒,如此周而复始,最后沦为一个丧失行动力,靠画低级的漫画挣钱,靠自己的脸面去赊账的男生。为了生存,甚至于为了吗啡,总之,只要某个女生有什么他需要的东西能够给予,他都能够出卖自己的性和身体,在这本书里,不断的在看到这个苟活的男生内心世界的挣扎与一次次的崩塌,从书的最开始,我甚至于没有搞清楚为何,他会有那么强烈的人间失格的感受,这个世界真的不属于他吗?为何从幼年懵懂期的照片上,他就找不到内心真的归属?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来到这个世界的好处何在,但有些人在发奋中奋斗中寻找生命的好处,有些人却从很早就开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样的安排,令这个原本富有才华的男生,这个临死但是才38岁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怆?好在最后,他最后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_身亡,生而为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并不知道,他选取_,会对更多的人抱歉,总是说_是最不负职责的选取,就算是在宗教里面,_的灵魂也是无法解脱的,而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灵魂又是否能够逃脱那纵身跃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课总要做完,没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级的悲哀吧。

儿子和我说起所谓的"日,本性",就是日本人在战后所谓的_妄想症,他们丧失了战前的勇猛和励志,总觉得自己是罪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感觉影响了日本的文化,而那个1948年就_的太宰治是不是也与生俱来的有所谓的"日,本性"呢?

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去阅读的书,贴合日本文学一贯的写作手法,有超多的内心描述,让人沉溺其中感觉世界都灰暗起来,我不知道儿子的年龄看了这本书会有怎样的体会,还是期望他能够多一些思考和决定,而不是陷入其中,好在一齐买的还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至少这是一本用心向上的书。这是两本在他们同学中间广泛传播的书,也期盼这些日本的文化能对他们这一代有正面的影响。

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篇6

你是否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你的态度,而忽略了内心最纯粹的快乐。放下坚定的脚步被困在孤独的牢笼之中,心中也曾有过困惑和无能的彷徨。

在读完《人间失格》的最后一页,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书中出现的一次次场景都历历在目,这种感受足以给人带来绝对的震撼。

叶藏从小生活在一个古板的旧式家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这种压抑的&39;气氛导致他在童年里充满了恐惧。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小叶藏如此敏感,对与人交往充满了恐惧和渴望?也许是因为天生的性格阴郁,以及少与人接触,让他从此画地为牢永远停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极度的善恶是非从此为自己戴了枷锁。当他看到世间与他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正常的。他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挣扎而痛苦。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可这只不过是他自以为的。

在短短八十多页的内容中,看到了主人公怀着一种对人的不解和恐惧生活着。他觉得人与人的内心有一种不可越过的隔阂,在别人劝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觉得拒绝就会在别人的心灵和自己的心灵中剜开一道不可愈合的伤口。实际上他渴望和别人交流,渴望坦诚、平等、没有阶级和人性中最美的寄托。但是人间不只是美好偶尔也会存在苦楚,正因为有片刻的苦楚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添加色彩。

可曾想我也有过那样一段艰难的时光。但是我选择的是拥抱阳光。现在看来,年少时多一些坎坷和碰撞,未必是坏事。若不残酷,哪得顿悟。若是像叶藏一样不断地伪装和逞强,终有一天会不堪负累。我十分理解主人公但我却不能同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叶藏只把自己拘禁在一个小圈子里,他的所有痛苦挣扎都是真实的,痛彻的。可是,外人终究是外人,永远没有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情感。

我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最后倾尽所有。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发现,还是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依然无法得到救赎。更可悲的是,这些并非是别人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是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难以修补。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他再也没有勇气,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了。

愿所有迷茫的人,坚定的做自己,都能够与这个世界和解。快乐的生活。悲伤和苦楚只是暂时的,迎接我们的更多的是美好,当我们累了、困了、厌倦了请不要放弃你所面对的生活,因为我们还有朋友和亲人值得我们守护,那里才是我们温馨的港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