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读后感 >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读书笔记能弥补记忆的不足,就像是建立资料的“储存库”。写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篇1

看完了这本书,结局有点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故事情节完整,可读性强,并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亮司和雪穗的选择感到惋惜,时时生活在恐惧中,生活中没有太阳。一直在想,如果亮司父亲死亡那个案子当时破案了会怎么样,作为未成年人,亮司应该并不会受到刑法的处罚,两个人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一直受着案件的折磨,也许他们两个人的人生过的过更好。秋吉雄一那张照片也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那张照片,亮司就用不着为了掩盖前边一个案子而继续作案,一步一步陷入到更深的泥潭中去......

从文中也可以看出日本社会家庭中男女关系造成的弊端,由于家庭关系中男女的不平等,女方结婚后要牺牲自己的事业在家里做全职太太,家庭关系中以男士为中心。这有两个后果:一方面,女方辞了工作在家,就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打发这些空闲时间,就很容易造成婚外情这种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男方由于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很容易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里,忽视女方的付出,从而引起家庭矛盾。不管哪个方面,女方都是受害者。并且,这种模式会增加家庭的经济风险,万一男方被辞职了,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整个家庭将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篇2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该书~连载于期刊上,在日本发行单行本。

这本书在各大售书网站上的排名一度很高,但真正让我买,是因为学生的推荐。他说:老师,你去看吧,真可好看了。我问他讲什么的,他却告诉我:不能剧透。出于好奇和相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我开始读这本书。

结果,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小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每一章引入几个新人物,并从新人物的视角叙述新事件。看似不相关,却慢慢发现总是有着蛛丝马迹的关联。

本书从一起杀人案开始,这凶手一找就是19年,这期间警署放弃了,办案的警察也退休了。但是好在这位退休的警察没有放弃,而且这期间也一直有这样那样的人离奇死去。当小说所有的事都与书中有修养、有学识、从小就是同龄人中佼佼者的女主角有关的时候。说真的,我开始怀疑她了,但是结果却不仅仅是她,还有开篇拿起杀人案受害者的儿子。

本书一直到最后,就要揭露所有真相的时候,男主人公却为了保护女主人公而选择了自杀。一边是多次杀人的罪,一边是承担父亲罪行后对女主人公的爱。整本书都在明暗、正邪、黑白的对比中完成,引人对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真是书中经典!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篇3

终于读完这本,差点吓得我要做噩梦。东野的脑洞大得令人惊叹,对人性的刻画细致得让人压抑。说实话,这本书的前一大半都看得让我烦躁,几乎每一章都会出现新的人物,而彼此之间还未联系起来,谜团层层迭起,中间还会有很多为最后揭露真相埋下的伏笔和线索,人物的内心和一些肢体动作刻画颇为细致,但大概是内心急于知道真相,总觉得过于冗长。在后半段,真相昭然若揭,还是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这种感觉也持续到最后,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的?故事内容本身大概是无可挑剔的,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人和事,到最后都巧妙的联系起来,让人有“原来如此”的感受。

“雪穗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则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风管中徘徊”,这句话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吧,但我觉得内心很难过,不知道一个作家要经历什么,才能对人性的丑恶刻画到这种程度。亮司尚且存爱,守护最后的友人,守护最后的爱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而对于雪穗,她懂自己行走在黑夜的痛苦,也深知亮司是她唯一的光,却依然可以绝情如此。我不禁要问,如果一个人毫无感情,不拥有真正的家人朋友或爱人,那支撑她活下去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虽然这本书是很多人推荐的,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嫌疑人X,人物更简洁,节奏更明快,结果更加意想不到。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篇4

读小说的整个过程,心情是沉闷抑郁的。

唐泽雪穗获得成功了吗?她的生活幸福吗?肯定不是。她追求的不是成功、幸福,而是某种目标——跻身上流社会。这样活是她的一种选择。同样,她的“共生对象”桐原亮司的人生是成功的吗?如果说他的人生就是为了帮助雪穗进入上流社会,那么他成功了。按照正常人的价值来衡量的话,他失败的太离谱:没有正常朋友、家庭和工作。桐原亮司一身都为了唐泽雪穗而活:为了她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她做了都子事件、江利子事件、典子使事件等等。

回想他们相识之初,桐原为雪穗剪纸,这是懵懵懂懂的爱,他们看一样的书、他们有同样不幸的童年。又由于杀父事件把他们绑得更紧。深刻的爱只能来源于坦诚、信任和无私,他们两人除了彼此不可能会有第三者插足。桐原其实原本可以不这么做,他甘愿付出这么多,很容易看出这是爱的表达。在我看来,雪穗爱桐原就没有这么多了。在桐原死后,雪穗都没有回头看过他一眼。桐原为了保护她,带着所有的秘密与事实跳楼身亡,心脏上插着那把曾经刺破父亲心脏的剪刀。雪穗的心够硬够狠!但也许这是她对桐原的理解,如果她承认了一切,他俩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全部都将回到原点。

人性就是这样复杂,白中有黑,黑中有白,多情中有无情,无情中有深情。

白夜行读书笔记2500字篇5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

我所理解“结合的文学历程”不是从小到大学习文学的经历,因为小时候我不是很懂什么是所谓的文学。现在也顶多算个初生牛犊。如果阅读文学作品算是自己的文学经历的话,我的收获还是蛮多的。比如我接下来想讲的从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思考的对爱情的看法。

记得那英有首歌叫《白天不懂夜的黑》,里面有句词是这样的: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汇。也有本书叫《白夜行》,作者是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里边的男女主角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的角色设定就是白天天使和黑夜恶魔,但是是有交汇的。并不是想质疑和反驳什么,从文学的角度看我只是想从两者之中探索点什么。如果广而概之,《白夜行》也属推理小说,也属爱情小说,被成为东野笔下的“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可是我认为单放长线谈收获的话,需要涉及的问题很多且每一个问题都是主要的,比如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社会;政府的敷衍无作为;关于恋童癖以及对孩子的保护;还有坚守的凄凉爱情等等。方方面面都兼备到是不可能,但是简略盖过又显得很糙,并且语言会很空洞。所以我想从小方面入手单纯的讨论一下互利爱情——白夜的灵魂和肉体。

起初对爱情的想象是美好,阅读了许多文学大家的情话便更加坚定。梁实秋的《送行》:“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沈从文的:“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顾城的:“我们是怎么开始谈话的,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话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梦的鱼群,鼻线和嘴角都有一种金属的光辉。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给你念起诗来,又说起电影又说起遥远的小时候的事情。你看着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回音。”那时候认为琼瑶的爱情就是最值得推崇的,那种只有灵没有肉的,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可是现在我有个疑问:爱情的产生是基于什么?

我想如果把答案设置成“心动”是最婉约感性的,但是不现实。然后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这样一个词——互利爱情。就是恋爱双方都拥有主体自身所需要的某种东西,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在这种互利的情况下产生了异性相吸,我们把它称之为“爱情”。爱情能持久多半也是因为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我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怕,第一次想到这个词是再看的《目送》时《爱情》一篇中,她与孩子因德文课上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老师发表关于爱情的看法从而产生的讨论。当时没有思考太多,但是看过《白夜行》后我猛然发现,这本书中坚守的凄凉爱情故事恰好可以印证爱情的互利基础。

曾与同学讨论桐原亮司跟唐泽雪穗之间的爱情。第一种观点是:对亮司来说,雪穗就是白夜中唯一的光,这来源于爱;对雪穗来说,亮司是太阳的替代者,或许知识共生的亮司给了她希望,这种爱情,让人不敢相信也不愿否认。第二种观点是:也许依赖过,但是不曾爱过。唐泽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不顾一切的人,桐原只是她唯一可以放心依附的对象,相比别人来说的确是比较特别的存在,但绝对不是爱,唐泽的心里只有自己。但是每一种观点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互利共生。跻身上流社会的雪穗需要一个幕后的人帮助自己铲除异己,而亮司是她最能够相信的人。她是一个有野心也相当自私的人。童年的经历让她过早成熟,经历社会种种罪恶后,她自身也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披着羊皮的狼。相反桐原亮司是个没有野心的人。除了想”在白天走路”之外,他都在为雪穗忙碌着,不惜一切。除了爱情,支持桐原亮司如此付出的还有其他东西,比如赎罪。幼年时,亲眼见到父亲与雪穗最不堪的一幕,对雪穗的负罪感便重重的压在他的心上。为了赎罪,任何事情都可以做,任何人都可以伤害,雪穗的愿望就是自己的愿望,雪穗的要求就是自己的要求,雪穗的灵魂变成了桐原亮司的灵魂。在一次次满足雪穗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对自己灵魂的确认。这种互利共生的延续至案件事发,真相大白。亮司用剪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唐泽雪穗没有掉一点眼泪,一次都没有回头。那是因为雪穗的灵魂同时死去,做为人的本质完全消失了。

人都是自私的,或许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得到附和。可是的的确确是存在着的。或许你想象;的爱情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势均力敌,;是徐志摩跟陆小曼的相爱相杀;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缠绵悱恻;是席慕容和刘海北的平平淡淡.......这不过是我们在爱情互利的基础上所美化的现象。我想说的是,不要单纯的把“互利”这个词理解成一个贬义词。现实就是这样,追求精神的独立跟升华总是要立足实际的。可能现实中的爱情做不到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的互利共生。我们也不必特意去追求。大多人的爱情起源于感性,被理性支配的因素是比不过感性的,这也是现实中的爱情与小说中爱情的最大区别。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每一份爱情都被一定程度的感性支配着。若是过度便会适得其反。我不是很提倡为了爱情付出所有的做法,其实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人是自私的,爱情是互利的,这点自己知道就好,说出来反而会引起一水的道德婊。所以,在爱情的感性面前,我希望广大同胞能及时保持理性的头脑。

我并不是不赞成感性,这也不是一篇讲爱情道德论的文章,只是我从看一篇小说里得到的收获而已。个人观点,请尊重原创。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诗: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

见山是山,见海是海

见花便是花

唯独见了你

云海开始翻涌

江潮开始澎湃

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

你无需开口

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26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