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1
余华,‘辣手书生。笔锋犀利得似一把剔骨的刀,下手稳准狠,刀刀见血,不慌不忙的一刀一刀把腐肉剔除,毫不留情。
问:余华先生,你真狠心!给了福贵一颗‘心’,却又把他这颗心撕碎,一块一块的埋进土里,让福贵又成了一个没‘心’的人。
余华:福贵原本就有心,只是他的心被油蒙住了,沉睡着。良知和贫穷唤醒了他的心的。撕碎他的心的人不是我,我只是叙述者。现实生活的苦难是作家挖空心思也无法虚构出来的。
《活着》就是疼,爹娘、家珍她们死了,都不疼了。可,福贵活着,从他娘把他生下来就一直活着,无论遇到什么艰险苦难,他都挣扎着活着,死不了,福贵的命真硬!
徐福贵活得很疼很疼,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他亲手把他们一个一个的埋葬在村西的坟地,看着这些坟头,福贵自言自语,无欲无求,无痛无乐。
故事是这样的:徐家原本是地主,出了两个败家子,福贵和他爹,他爹败一半家,福贵嫖赌又败一半家。福贵败家气死他爹,害苦他娘和媳妇、女儿,福贵愧疚的想死,想起娘和媳妇,福贵没死,却把自己的良心找回来了。
不当少爷的福贵再也没享过福。出去给娘买药被抓壮丁上了战场,见识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绝望,福贵求生的欲望更强,与死亡相比,受苦挨饿都能忍受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福贵就这么想的。活着真好!
后来解放了,土改斗地主时,因为败家,福贵成了贫农,因此福贵倒捡了一条命,福贵脊背发凉长长松了一口气。
人,一旦成家,过日子过得就是孩子,看着孩子们一天一天的长大。福贵一儿一女,算是他和媳妇家珍的福气,有家珍这样知书达理、不离不弃和他过苦日子的女人,福贵知足了。想起以前对不起家珍,他也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丈人爹,在家珍怀孕七个月时,敲锣打鼓的把家珍接走,既挽回了当初福贵对他不敬失去的面子,又暗中帮助徐家养了媳妇和孙子。福贵的儿子半岁之后随家珍回到贫穷的福贵身旁,孩子没改姓,依然姓徐。这是福贵生活中温暖的一笔。
作者很厉害,描写人性方面别具一格,我非常喜欢他对家珍父亲心疼女儿,又暗地里帮助女儿女婿这一段。不直白的说道,却能从中感受到温暖的爱。
看整篇小说,福贵自从失去土地后,他的天空一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乌云,厄运时不时地关照他,没有丝毫的怜悯。
徐家单传,儿子有庆是徐家的根,是福贵的希望。有庆自愿给难产的县长老婆输血,医院为了谄媚权贵抽干了有庆的血,福贵的儿子就这么死了。得知消息后,福贵奔命似得跑到医院,医生却这样说:“你有几个儿子?”福贵说:“只有有庆一个儿子。”医生说:“咋不多生几个?”福贵想打人,他红了眼,可他不敢,他只能踉跄地跑去那间放着儿子尸体的小黑屋去抱着儿子的冰冷的小尸体嚎哭,他的心被撕碎了。他把儿子瘦小的尸体抱回来,埋在村西父母身边的土里,连同他的一块破碎的心埋了进去。
没有说法,没有制裁。虽然事后作为县长、福贵战场上的战友春生多次来道歉,但家珍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我儿子的一条命就值200元钱吗?”这是母亲的呐喊和悲痛,家珍除了这样什么也做不了,她的心死了一半。
聋哑的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死了,也躺在小黑屋那个砖头台上。女儿的尸体和福贵的一块破碎的心也埋在村子的坟地里。
老婆家珍被疾病和饥饿掏空了身子,被儿女的死掏空了心,她没了眼泪,干干净净的也随着儿女躺进了村西坟地里。福贵把自己的一块破碎的心陪着苦命的家珍埋进土里。
女婿二喜因为工地事故也躺在小黑屋砖头台上,又带走了福贵的一块破碎的心。
眼泪是流干了,还是流在心里看不见了,福贵很难过,却不会哭了。死了那么多亲人,厄运还是不饶他,又夺走了他唯一的孙子苦根。福贵没有心了,他破碎的心随着亲人埋进了土里。
我没有看到福贵怨恨谁,他又能怨恨谁呢?怨恨要有对象的,福贵找不到怨恨的对象。他活着,挣扎地忍耐着。忍耐贫穷,忍耐欺凌,忍耐失去孩子的痛苦,忍耐无法摆脱的厄运。
从解放前,到解放后,有许多福贵这样底层的百姓一直生活在苦难当中,他们的命和野地里的草一样,挣扎着活着。被一些有权有势的人视为草芥。
《活着》被怕成电影,原著写着余华,却改的大相径庭。虽然影片由葛优、巩俐、牛犇、姜武等有实力的实力演员演绎,但是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福贵的苦难,充斥着一种虚假的苦尽甘来的幸福感,仿佛扯来一块幔布尽量遮住福贵这样底层百姓的苦难和他们受尽的欺凌侮辱。
小说最后仿佛拨开乌云见到阳光,福贵赶着他从屠夫刀下救下来的老牛‘福贵’一起耕地,两个老不死的作伴活着。福贵觉得老牛就是他自己,一辈子苦巴巴的在田里耕地,最后除了他自己什么也没剩下。福贵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亲人再死,没有什么再扎他的心,他也没有心了。他们亲人和他的心都团聚在村西坟地里,只留孤单的福贵挺着皮囊还活着,天天赶着‘老牛福贵’去地里干活,和‘老牛福贵’说话,叫着死去亲人的名字......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2
捧读《活着》的机缘说来惭愧,竟是从网上浏览到“中国作家余华是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热门之一”而慕名买的。
《活着》是一本“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书,我利用一个周末读完了它。那是一次艰难、痛苦的阅读过程,除了一早起来读到凌晨那种伤神耗力外,更紧要的是置身书中描述的境遇,感觉自己快被那一连串的灾难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在读完后,情不自禁地感叹“活着真好”。既是对当下的宽慰,也是对此书的由衷评价。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本是非常简浅的道理和非常实用的宽慰剂。任何一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然后赤裸裸地去,期间的唯一的标志就是活着。此书用重复的死亡将故事推向高潮: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会变得强大和成熟。当然,阅读磨难也能令人增益。这是一部沉重的现实主义作品。我们时常听老人讲起那个年代的故事,物质特别匮乏,以菜根、树皮裹腹,甚至生了孩子养不起,不得不考虑将自己的骨肉送人。通读此书,能让人对苦难有更深的理解。书中那一个个灾难读来让人窒息,仿佛梦中被人束住手脚或掉进深渊般痛苦无助,放下书本那一刻就像梦醒时分,一切变得庆幸而释然。
没什么比活着更好,在一切灾难面前唯有活着最为真实,当人对生活有了这等感悟,一切就变得淡定多了。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人对世间的留恋,正如作者在日文版自序中所说,“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通读此书,能让人对活着有更坚韧的力量——我们任何人都没必要患得患失。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3
其实还在学校上学时就听说过《活着》这本书,自己却迟迟没有刻意的接触。近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哥哥去上幼儿园,妹妹被外婆带出去玩,难得几分空闲,在书房随手一翻,便深深的陷入主人公曲折的命运之中。三个多小时,我一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直到书一页一页的被翻完。晚上等孩子入睡后,我又把同名电影翻了出来,可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通常都不会比小说出色。相比之下,虽然有葛优卖力的演绎,但是电影还是显得太温柔,张艺谋对主人公的阐述太仁慈。
活着,还是死去?
由于赌博,本来锦衣玉食的福贵少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从此福贵就像被命运抛弃在某个暗无天日的角落,喘息着痛苦着。有时候,我们彷佛看到了希望。凤霞结婚怀了孩子、年少就懂事的有庆是长跑第一名,尽管简陋但是也有欢快,丝丝的暖意时时冲上心头。但是命运的利剑还是无情的挥向了福贵。福贵无奈的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我们的心也被一次一次的戳痛。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我脑海里的有庆是这样的:炯炯有神的眼睛、短短的头发、笑起来有酒窝、总是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看到他仿佛就看到了希望。在他看来,生活艰辛没什么!他热爱生活就像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一样,单纯且美好。终于,有一天,有庆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彷佛有一道曙光射进了福贵家,一切都在变好。
突然有庆死了,冤枉且荒谬。由于有庆血型和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被抽血过多而死!
噩梦在延续,读者看到所有的丝丝的温情和点点的希望,都被一个个悲剧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冰冷和麻木,只剩福贵平淡的叙说。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余华用他的笔杆直戳人性的弱点。福贵为什么不去自杀?我们有时候会想。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无奈的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去。他不应该绝望吗?他不应该对生活失去信心了吗?他不应该很孤单吗?我想,福贵是绝望、痛苦和孤单。余华偏偏让福贵活着,这活着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涅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忍受着,诉说着。从他平淡的语言里,竟丝毫感受不到过去的绝望和痛苦。
最终我们都会明白,不管是你的喜悦,还是伤心,只要活着,都会陷入时间的漩涡,时间的力量最终会把他们变成黑白色的结果。时间总会让你忘记一些东西,承受一些东西,很无情,也最公平。而我们能做的,好像也只是让自己更开心的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4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5
合上《活着》书页的时候,那些让人心酸的细节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最终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又被解放军所俘虏,等他回到家乡后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在家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女儿成家怀孕,儿子机灵活泼……
看似福贵的命运峰回路转之际,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文章最后:“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最后的歌声诠释了福贵的一生。福贵的亲人们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最后只剩他和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有庆长跑第一名,凤霞嫁人并且怀孕,似乎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和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与困境不再牵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让读者猝不及防。
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几万字,却让人有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内心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的活着。这应当就是生命的力量吧,人类对于苦难的承受远远超出想象,但只要有某种活着的信仰,苦难也是一种涅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活着》里的福贵一次一次的经历生离死别,一次一次沉重的打击,身体与心灵的痛苦纠结,他依然坚强的活了下去。活着是多么的容易,活着又是多么的不易。有大起大落,有大喜大悲,但无论怎么样,生活总要继续。就像泰戈尔说过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只要平凡的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就很好。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500字小学精选篇6
合上《活着》书页的时候,那些让人心酸的细节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最终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又被解放军所俘虏,等他回到家乡后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在家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女儿成家怀孕,儿子机灵活泼……
看似福贵的命运峰回路转之际,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文章最后:“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最后的歌声诠释了福贵的一生。福贵的亲人们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最后只剩他和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有庆长跑第一名,凤霞嫁人并且怀孕,似乎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和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与困境不再牵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让读者猝不及防。
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几万字,却让人有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内心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的活着。这应当就是生命的力量吧,人类对于苦难的承受远远超出想象,但只要有某种活着的信仰,苦难也是一种涅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活着》里的福贵一次一次的经历生离死别,一次一次沉重的打击,身体与心灵的痛苦纠结,他依然坚强的活了下去。活着是多么的容易,活着又是多么的不易。有大起大落,有大喜大悲,但无论怎么样,生活总要继续。就像泰戈尔说过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只要平凡的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就很好。